首页 我家木門通古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5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好在林回星的紅薯地在開荒之前,每年都有不少落葉腐壞在上面,土質還算肥沃,他撿了兩根紅薯在手裡掂了掂,估摸著今年這紅薯畝產再差都有個三千斤。

和現代輕而易舉地就能畝產上七八千斤的勤情況相比,這肯定是低產了,但要是和永國的種植水平比,這已經是能夠嚇死人的高產量。

而且林回星這紅薯地里還套種過玉米,這會兒蘇大榮他們只看著地里的紅薯略微估摸了一下,再加上之前玉米的產量,那呼吸瞬間就粗重了起來。

偏偏如此高的產量,林回星還是一臉嫌棄的樣子,倒是讓蘇大榮他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了。

蘇大榮也不知道這個產量是不是真的還不能讓林回星滿意,只能安慰道:「這個產量也不低了,硬要說起來,明年我只用種兩畝地的玉米和紅薯,這一家子一年的嚼用都有了。」

紅薯的高產比先前的玉米還嚇人,雖然在場的人還不知道這紅薯是什麼味道,但是只要是能吃的食物,在他們這裡就差不了。

原本上樑溝的村民這段時間都在發愁。

至於大家愁什麼——還不是愁家裡的土地不夠種。

自從林回星來上樑溝定居後,大家確實過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但是相應的,林回星帶來的好東西也實在是太多了。

不但有各種蔬菜、西瓜、甜瓜、還有玉米、棉花。

原本要加種這些東西各家的土地都不夠了,稻穀是要用來交稅的,朝廷有規定,成丁的農戶一年至少要種一畝地的水稻或者小麥。

今年年景好,也沒什麼大災,除了常年缺糧的北境外,各地都不太缺糧,所以林回星今年沒種水稻,還可以用銀子抵稅,這要是遇到糧食緊張的時候,官府是只收糧食不收銀子的。

村里人捨不得花錢,所以這水稻那都是足量種植的。

本來大家都已經盤算好了,明年挪個四五畝地出來種棉花玉米和西瓜。

誰承想現在又多了一個比玉米還要高產的紅薯,這紅薯是主糧,紅薯藤可以養豬養雞鴨,嫩葉還能做菜,這般好的東西,怎麼著也得種個兩三畝吧?

這麼一算,就算明年大家都不種大豆和粟米了,那手裡的田地也不夠了。

以前上樑溝的村民唯一能夠安慰自己的,就是山裡的條件雖然不比山下,但是和山下農戶手裡只有緊巴巴幾畝地的情況相比,他們住在山裡至少不愁沒地種。

這會兒一看,他們手裡的地也不夠用了。

偏偏人力有限,平常大家還得造草紙,上山給林回星找蘑菇野菜,田地多了也侍弄不過來。

思來想去,大家也就只能忍痛做出取捨了。

這玉米和紅薯是必須要種的,這棉花、西瓜和蔬菜,就只能酌情少種一些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