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曲是豪門在兼併土地時吸納的難民,平時為豪門奴僕,行勞作耕種,戰亂時便凝聚在一起組成一支龐大的私人軍隊,忠誠度極高,不聽皇帝和地方官員號令,專受豪門家主的私人指揮。
建康坐落之地正是時的東吳,吳人好勇善斗,幾乎家家戶戶習武,藏有各種兵器棍棒,部曲的戰鬥力極為可觀。
作為傳統北方士族的琅琊王氏得到南方部曲後,如有神助!
皇帝司馬淮登基區區半年,許多心腹官員還沒吸納進來,亦未曾培養自己的兵力,便匆忙改革,拔苗助長。
正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這話用在這裡或許不適當,但皇帝失了朝廷大部分官員的民心,世家大族一反便勢如破竹,逼得皇帝連連敗退。
老家主死後,琅琊王氏本已呈現頹態,誰料在一夜之間出現了驚人的逆轉,展現極強幾近毀滅性的生命力。
文硯之走後,琅琊王與琅琊王氏的關係死灰復燃了!
王戢接連書信三封,口口聲聲談往日君臣情誼,談王氏輔佐太祖衣冠南渡的功勞,目的只有一個:清君側。
「求陛下速速誅殺文硯之等奸佞臣子,革除時弊,肅清朝廷!」
其餘百官的奏摺亦稱王戢是有良心的忠臣,責皇帝近親遠小,以怨報德過河拆橋,使天下忠臣寒心。
竟無一人指責王戢謀反。
仿佛這件事,王家本身就是對的。
師出有名,正義之師。
司馬淮在龍椅上被氣得直哭,肅清朝廷,真正該肅清的明明是資仗如山的士族。如今山河破碎,神州顛覆,全是六朝以來專重門閥的風氣造成的。
可他身為皇帝,無能為力。
「文卿,速速逃吧。」
司馬淮將惡訊一五一十地告知文硯之,希望他能早做打算。
文硯之身著沉重華麗的太常博士官服,莊嚴跪於階前,無懼無畏,「微臣從幫助陛下科舉改革的那一刻起,就抱著必死之心。如今社稷危殆,微臣更不能拋下陛下獨自苟且偷生。」
「泱泱天下,難道無一位藩王有良心,願意匡扶帝室嗎?」
據他所知,司馬姓的藩王並不少,兵強馬壯者也大有人在,王氏公然清君側,皇室遠遠沒到勢孤援絕的地步。
「你不知道,根本就不知道……」
司馬淮雙眼猩紅,「朕早已十萬火急傳信過各地藩王,然卻無一人入京勤王。哪個支援朕,哪個便是公開與琅琊王氏作對,與整個士族階級作對。」
「他們之所以兵強馬壯,能成為一方強藩,全依靠封國內的世家大族的扶持,絕對不敢得罪士族。」
「『為政不難,不得罪於巨室』,這話是真的。天下都是士族的天下,朕錯了,錯了,是朕太操之過急了。」
文硯之聞此,傲骨未曾動搖。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