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關鍵的是,王昀濫用私刑連坐朝中掌官員銓選的中書監郎靈寂。
王昀原本由郎靈寂舉薦入朝, 王昀凶暴狷傲, 側面反應了中書監用人不當, 只問閥閱,不計品德和真才實學。
寒門和豪門的矛盾再次被激化。
豪門子弟處事無官官之心,昏昏聵聵,尸位素餐, 卻拾官如草芥,霸占了許多屬於寒門的官位。這樣一個貴族制社會, 階級矛盾被越發尖銳地推向頂峰。
一時, 朝中彈劾琅琊王氏以及郎靈寂的奏摺如雨後春筍冒出來,其中一個叫岑道風的寒門將軍更直言不諱,言王氏「以族強位顯,驕傲自恣, 舉薦將領, 多非其才」, 對郎靈寂口誅筆伐。
琅琊王氏與琅琊王強強聯合, 稱霸朝野,早已為其他朝臣看不慣。如果沒有琅琊王氏, 郎靈寂絕不至於專權善勢;如果沒有郎靈寂,王家也絕不至於一家獨大。
誰不知道,郎靈寂是死去的老家主王章的得意門生,王家女婿。他的封地在琅琊郡,早年間便結交了當地豪門琅琊王氏,世世代代有姻親之好。
江州的這場戰役是對琅琊王氏的一場鍛鍊,老家主死後,琅琊王氏由一個年紀輕輕的女子繼承衣缽,許多人認為荒謬,如要打垮王氏現在是最好的時機。
上次太常博士慘死後,科舉改革失敗,陛下一直鬱鬱寡歡,銷聲匿跡,淪為傀儡,日復一日地幽居深宮之中。
如今,陛下頻頻對江州戰事指手畫腳,以王氏舉官不避親為由,拒絕給王氏增派援軍和糧草,隱隱有捲土重來之勢。
一夜之間,情勢演變到最惡劣,帝黨和相黨的爭鬥重新拉開。
郎靈寂上疏請解職。
面對朝臣的攻訐,本以為他會據理力爭,沒想到光明磊落地承認了。
王昀這樣荒謬粗暴的人當官確實是九品官人法的弊端,選人尊世胄,卑寒士,權歸右姓,必定使官場魚龍混雜。
但九品官人法是王章老太尉留下來的基本國策,郎靈寂掌行政之權一天,就會繼承衣缽,維護這項制度一天。
他自己本身是皇室貴族,不可能背叛自己的階級,本身是九品官人法和黃老政治最堅實的擁躉。
中書監請辭的奏疏一上,朝野轟動,屬琅琊王氏的反應尤為強烈。
首先是遠在江州征戰的王戢王瑜兄弟倆極力反對,言王昀濫殺無辜只是個人行為,中書監遠在建康並不知情。
其次是王慎之,會稽刺史,反對。
王瀟,軍咨祭酒,反對。
王崇,青州刺史,反對。
王實,吏部尚書,反對。
王嘯之,廬州太守,反對。
裴鏽,河東裴氏,求情。
桓思遠,龍亢桓氏,求情。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