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英可以為相,雄可以為將;英聰明秀出,雄膽力過人,王戢和郎靈寂勠力合作,才能真正做出一番事業。
他願意相信郎靈寂,把妹妹託付給郎靈寂照顧,因為郎靈寂有清淨有力的人格,穩健的內在,任何時候都能恪守契約。
「雪堂,家中一切拜託你了。」
郎靈寂頷首。
「仲衍且去。」
他和郎靈寂之間自然不必多說,多年來默契的合作已讓他們親如戰友,拴在共同的利益上,裡應外合。
王戢甩了甩披風,忍痛割斷萬般思念踏上路程,影子又深又黑。他是這個家的頂樑柱,強大的武力支撐,他走了之後,希望一切可以風平浪靜。
……
太初年正月,皇帝司馬淮欲改元「康平」,意為康定平復北方大片失地,克服神州,統攝天下全部版圖,不再縮在南方當個偏居一隅的窩囊皇帝。
此詔一出,群聲如沸,眾臣中有人贊成有人反對,贊成者如祖逖、劉琨等北伐名將,志梟逆虜,樂於皇帝對北伐事業投入力量。
不贊成者卻占更多數,大多是門閥豪族,他們在江南愜意的溫床上詠歌昇平日久,沐浴膏澤,早已忘了衣冠南渡的初心,不願花費人力物力北伐,況且北伐毫無勝算。
文官品秩之巔的中書監郎靈寂亦不支持皇帝改元,理由很樸素很真實——
改元往往伴隨著大赦,當今天下本就動盪,如果將牢獄裡的大惡大奸之人都放出來,盜賊蜂起,天下將大亂。
這是第一條最主要的原因。
其次,本朝劃江自守,若此時北伐,東南沿海的倭寇、西南蜀地的李家勢力都會趁火打劫,使建康被兩面夾擊。
再者,朝廷現在的兵力根本無法與羯族、胡人和東北慕容氏抗衡,盲目出兵不僅無法克復神州,還會遭到反噬。
郎靈寂罕見用絕對鋒利的態度,以中書省首席大員的名義駁斥了皇帝的詔令,直批四字「主政荒謬」,意在指責皇帝不顧黎民,沉浸於鏡花水月中,異想天開。
年號和都城是國本,焉能說改就改。憑著一時血氣強行與異族開戰,恐遭亡國之禍。
北伐黨聞此,立即對郎靈寂口誅筆伐,在他們眼中,皇帝是準備重振朝坤的年輕君主,郎靈寂則代表了舊貴族頑固派,典型的貪圖安逸享樂而不顧淪喪的失地,朝廷的吸血蟲。
天下苦門閥久矣,其實何止郎靈寂一人,本朝專重門閥的風氣滋養得整個琅琊王氏成為朝廷的蠹蟲,士人不學無術白白拾官可做,朝廷的銳氣一日日地減弱。
小小的改元一事,引起了北伐黨和非北伐黨展開了激烈辯論。
司馬淮高高坐於龍椅之上,隔岸觀火,北伐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他為了挑起琅琊王氏與群臣之間的矛盾罷了。
還記得秉燭長談時,司隸校尉的一句「擒賊先擒王」,若要誅滅琅琊王氏,就得先誅滅琅琊王氏所依仗的肱股郎靈寂。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