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天下人皆向琅琊王氏側目。
君王不可能有錯的, 錯的是臣子。
本朝以孝治天下, 不太談「忠」的概念,但謀逆放在哪朝哪代都是死罪。
按傳統的儒教理念,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即便犯下再大的過錯, 臣子也得忍耐著, 通過上諫的方式規勸君王。
臣子莫說實打實地逼宮僭越, 便是捕風捉影有一點點逆反的影子, 皇帝都有十足的理由將這家族滅門。
王戢公然與陛下對抗,最難堪的還是王家子弟們。
他們提前並不知王戢謀反, 遲鈍的鼻子也沒嗅出皇室對王家的忌憚和打壓,以為失勢只是郎靈寂一人的事。
王戢忽然間和陛下宣戰,他們始料未及,夾在中間進退維谷,顏面掃地,清流的名士驟然墮入深淵。
朝廷對於犯上作亂者的態度是株連,一根筍壞了拔掉一整片森林。
王宅人心彷徨,充斥著對王戢的幽怨以及對抄家死亡的恐懼,端端是飛來橫禍,活得好好的莫名獲罪。
老家主死後,郎靈寂執掌王家內政。王戢說造反就造反,置整個家族安危於不顧,有幾個激進者提議將王戢從祖籍除名,劃清干係,明哲保身。
郎靈寂比這些人冷靜些,但處境同樣艱難。他幽居王宅多時,王戢忽然舉起反旗,他似乎也沒有太多的心理準備。
族人不禁疑惑,難道王戢事先沒跟郎靈寂商量嗎?
王戢性格豪雄而不魯莽,遇事每每都會與郎靈寂商量好,確保萬無一失再動手。這次怎麼了,竟直接豎起反旗?
他是沒有與郎靈寂提前商量,還是郎靈寂根本勸不住他?
郎靈寂若盡規勸之責,何至於此。
王戢這逆子將祖宗的教誨拋之腦後,王氏祖訓明明規誡後代兒女永世不得謀反稱帝。
族中也有一些激進派樂於見王戢逼宮造反,拉皇帝下馬。
半年來皇帝一直若有若無針對琅琊王氏,明里暗裡剝奪了王氏許多實權,王氏怨氣積攢早就想爆發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索性和皇帝撕破臉。
對於琅琊王氏來說,王姮姬是名義上的家主,郎靈寂是實際意義上的家主。
王戢反了,支撐家族的重任便落在了郎靈寂頭上,族人皆等著郎靈寂的意思。
郎靈寂既是家主的女婿,又掌整個家族的行政秩序的運作,有責任保全闔族不被皇帝遷怒,立於風浪之巔。
郎靈寂從前是朝廷舉足輕重的人物固然不錯,偏偏他現在被擼了所有實權官職,手無寸鐵,如何拯救王氏?
王氏子弟不由得長歌當哭,感極而悲,百年世家即將窮頭陌路。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