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鄉試前三甲有兩名都是外鄉逃難來的學子,對信陽府來說自然是利好之事,當地官員們也都有結交之意。
送走了報喜的衙役,江辭回到府中,對跟在身後的管家吩咐道:「去庫房準備一套上等的文房四寶,再準備一隻金鎖出來。」
「公子可是要出門拜訪?」
江辭應了一聲,管家立刻點了點頭:「小的這就去準備。」
一刻鐘後,管家將禮品準備好,江辭換了一身青藍素衫,帶著禮品便步行出了門。
於此同時,晏家門外停著一輛馬車,來人正是聞訊趕來道喜的劉寒月。
「聽聞一月前晏文兄喜得麟兒,今日玉堂兄又中了舉人,家裡雙喜臨門,我也就不請自來想著沾沾喜氣。」
晏二生笑道:「小寒啊,你啥時候來二叔都歡迎,走,咱們進屋去說。」
一行人進了堂屋,劉寒月拿出一本名家大儒的孤本作為恭祝溫玉堂高中的賀禮。
「你明年開春要進京參加春闈,這本書是崔大儒生前所創作的孤本,裡面的治國之道見解很是獨到,可謂是將畢生所學都融匯其中,好好研讀一番會對你有所幫助。」
溫玉堂身為讀書人自是知道這本書的金貴。
「二公子,崔大儒的這本書千金難求,您的好意玉堂心領了,但這麼貴重的書籍我實在受之有愧,若您同意的話,我想借幾日將這本書手抄下來即可。」
溫玉堂深知無功不受祿的道理,他與劉家這位二公子並無交際,唯一的聯繫就是晏家。
而劉寒月對晏姑娘的心思昭然若揭,他畢竟已經投奔了江辭,斷然不能再和劉寒月有太多來往。
劉寒月送溫玉堂這本書倒是沒太多旁的心思,溫玉堂年紀輕輕就能考出這個成績,不出意外的話明年春闈定能高中,與他結個善緣也未嘗不可,況且這本書對自己來說沒什麼價值,他並不準備走仕途,留在書房也只是一個擺件,到不如成人之美。
名家孤本對讀書人的吸引力就好比擺在商人面前幾箱黃金,沒想到溫玉堂出身貧寒,倒是頗有幾分氣節。
一旁的晏二生這時也開了口。
「玉堂是個重感情有分寸的孩子,小寒,你的心意他定是領情了,我一個粗人也不知道這本書里寫了啥,可聽你們的意思這本書很是珍貴,你能借給玉堂手抄一份已經是天大的機緣了。」
晏淮也道:「崔喜的書籍在市面上本就稀缺,孤本更是世所罕見,如此珍貴的書籍還是放在侯府安全。」
劉寒月不以為意的輕笑一聲:「那就按玉堂兄的意思吧,這本書就先放在你這裡,你何時想歸還都可以。」
溫玉堂忙起身作揖道謝:「多謝二公子。」
和晏家人閒聊幾句後,劉寒月環顧了一眼。
「怎麼不見姝姐姐?」
柳文娘送茶水進來,笑著說道:「姝兒在她嫂子屋裡看孩子呢,自從文哥兒的孩子出生後,她整日抱著不肯撒手。」
劉寒月挑眉笑了笑,原來她喜歡孩子?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