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鏡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1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先大略翻了翻,從五十年前的卷宗找起,專找大案。他發覺一應卷宗全是關於倭寇流竄作案、海匪的,又或是生意上的大案子。

這地方幾乎人人做生意,家家做買賣,世上牽扯到錢就沒有乾淨的事兒,案子也頗多,千奇百怪什麼都有。人之惡在數行字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姜遺光看了很多,一開始還認真看,後來只專挑著「衛」字眼去找,嘩啦啦一本翻完,看見沒有,又去翻下一本。

花整整一夜時間找遍了前五十年到前六十年地方志加案件卷宗,依舊找不著。

姜遺光往下翻,決定從四十年前開始找起。

這些卷宗上都標著聖德紀年,那是先帝在位時的年號。

當朝皇帝在位三十年,許多人已忘了先帝的雷霆手段,甚至不知先帝年號諡號,聖德通寶也俱被官府回收後,陸陸續續重鑄新錢。

官府上時不時要查徵宣卷宗,卻不會查先帝的,久而久之,聖德帝年間的卷宗基本濕潮破舊不能看,不僅經不起大動作翻閱,還生了不少蛀蟲,這也給姜遺光帶來不少麻煩。

正小心地翻著,姜遺光發現了一些端倪。

原來,本地原名荃州,地域遼闊,中心一片廣闊湖泊,名曰灼月湖,後來先帝覺得荃州實在太大,擔憂無法管轄,將老荃州拆分一分為二,以中心湖泊為界,左邊為新荃州右邊為星州,分別派知州管轄。

拆分時間久了,許多人就忘了新荃州和老荃州之分,只知道荃州與星州,兩州相鄰,風俗人情亦相似。

灼月湖……他們來時的船好像經過。

姜遺光若有所思。

他這幾日都泡在縣衙的藏書閣中,不眠不休翻看,只可惜,當他把幾層書架全部翻完後,也沒有找到關於衛家關於骨瓷的一點蹤跡。

同姓的衛家倒是找到不少,只是卻沒有找到衛善元這個人。

不過……閩省相較起其他地方又更注重同姓宗族勢力,同姓即是同根。所以,他看見的衛家或許也和當初的那個衛家有關係。

按著這個思路,他又找出些東西來。

此刻,他打開的卷宗上,清清楚楚的記載著一樁大慘案。

聖德二十五年,也就是四十七年前,當地爆發了從未有過的巨大颶風之災,颶風後,又是暴雨數日,洪水泛濫。

當地百姓流離失所,顛沛流離,儘管洪水退去很快,可依舊死傷無數,三步一屍,五步一墳。

剩下活著的人,地被淹了,房子塌了,又有不少人因為吃在洪水中泡過的食物而生了疫病。

當地官府好不容易等來賑災糧,衛家卻在此時聯合其他世家大肆囤地,以三兩一畝的賤價收良田,又把無處可去的流民買為家奴。

作為家奴,自然是管飯的,一天一頓,吃不飽也餓不死。在官府看來,屯地是大罪,但放在當時百姓眼裡,衛家既買了他們的地,又讓他們能吃上飯。可比只會叫他們等賑災糧、還讓他們用做工換糧食的官府強多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