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鏡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1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幾個月前那件事兒,除卻多了些茶餘飯後的談資外, 多個人少個人, 或是換了個知府,對尋常小老百姓而言沒有任何變化, 他們照舊過自己的小日子。

因著七月半鬼節,城中氣氛不那麼歡快,多了不少背著筐賣紙錢、紙元寶的小貨郎。

姜遺光直接將一貨郎背著的紙錢全買了, 又讓貨郎饒了幾疊封包。那貨郎喜得合不攏嘴, 跟路邊小店借了筆墨硯台和漿糊等,站在窗邊等。

姜遺光就著車內的小桌在封包外填了父母、師長姓名、生卒年後, 又照例多添了些諸如早登仙界,求判生方的吉祥話。風俗如此,他們總擔憂自己燒給先祖的紙錢會被孤魂野鬼取走,故而這封包袋上除了要寫亡者外,一般還需再往上寫三代人。

姜遺光雖不信這些風俗,卻也不會在近衛眼皮子底下特地要表露出自己的不同來。以往老薑頭也是帶他寫過的。只是……他卻不知自己往上三代有誰,只記得父母名諱。

再往上,父親的父母親、母親的父母親……沒人告訴過他。

寫罷,再挨個往封包里裝紙錢,全都裝得差不多了,漿糊細細封口,一個個封包堆在馬車車廂角落裡。姜遺光這才將借來的筆墨等物還給那貨郎。

「多謝,辛苦你等我了。」姜遺光聲音平靜又溫和。

那貨郎連連擺手:「這有什麼,不過一點小事,郎君實在折煞我了。」

姜遺光就微微笑了笑,看著很和氣,很好說話。

貨郎看他孤身一人,忍不住問道:「敢問這位小郎君,可是從外地歸鄉來祭祖的?」

姜遺光點點頭。貨郎心裡有數了,嘴皮子麻利地勸道:「既是外地來的,今兒祭祖完了也可以不著急回去,在城裡尋間客棧住下。一來夜間行路不安全,二來咱們這兒酉時過後燃燈祈福哩,小郎君也可以等天黑了去河邊放些燈,給先人祈福。」

年年七月十五,長河邊,寫了先人名諱的蓮花燈順水漂流,孔明燈一盞盞放飛高空。

以往姜遺光只能在家裡看,老薑頭不讓他出去。

「你八字輕,陰氣重,又還小,鬼節夜裡出門,小心被衝撞了,丟了魂,可就找不回來囉。」老薑頭如是說。

但他總是會弄來孔明燈,讓姜遺光在院裡點起來,看著它往上飛。

姜遺光微笑著回他:「多謝,我第二日再走。」

和貨郎分別後,姜遺光又買了些供品、掃帚。先去祖父墳前上香、燒紙。墳頭邊野草長得快,已經有半人多高,蹲下去除乾淨了,細細打掃,放上供品,再點燃了封包。

火光裊裊,漸熄下去,姜遺光抽了根細枝條翻動火堆,火光立時又明亮起來,將封包里的黃紙俱燒成細細碎碎一堆灰。

先是祖父,再是父母。父母合葬在一起,不和老薑頭一處。姜遺光提著竹籃翻過兩座小山頭,找到了幾乎被野草埋沒的墳包。當他將野草除去大半後卻發現,立在墳包前的墓碑……倒下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