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鏡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3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官員和商人永遠是最敏銳的,底下小老百姓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卻也嗅出來了這京城中的風氣逐漸緊繃,似乎有什麼大事要發生。

姜遺光特地去找謝丹軒,故意叫他以為自己年輕氣盛,口不擇言。他心裡知道尋常人會容易漸漸忘掉和山海鏡有關的詭異事,這才去提醒。

他並非不願去海津鎮,而是他得弄清楚,去的地方到底是海津鎮——

還是倭國。

否則,為什麼去的人到現在都還沒有回來?

謝丹軒的私折呈上後,並未得到陛下召見。

他在府里讀書、寫字、待客,到時間上朝。可陛下似乎把他忘了似的,朝堂上商議的大事已經從兩廣大旱變成了北疆戰事。

陛下的態度很明確——必須打,打贏後,再來談和談一事。

陛下素日作風強硬,更何況,邊關傳來戰報,最北邊已經丟了兩座城,陛下斷無可能容忍這種事發生。

大臣們自然明白,可他們也有顧慮。

其一,一旦生了戰事,必定死傷無數,有違天和。

其二,打仗遠比賑災更要錢。那些個兵馬、盔甲、刀劍、糧草……一樁樁一件件,全都是個吞銀子的無底洞。更何況這太平盛世的,平日不過征些勞役,當兵的沒幾個。要真打仗……恐怕又得大肆徵兵。新兵沒法立刻上場,又需養兵……零零總總如此算下來,實在不值當。

再者,兩廣大旱,少說死了上萬人,雖大多是老弱婦孺,可精壯男人死的也不少。不論錢還是人都有些虧空,這種情況下又何必再死人?

最後,即便打贏了,也討不了什麼好處。那些個草原上的蠻人,簡直如同未開化的野人一般,打下來也不過得到他們的牛羊、獸皮和奴隸,得不償失。

大多數朝臣不願意開戰,試圖尋找一個既能維護大梁尊嚴,又能避免開戰的平衡點。

多吉已經傳來了消息。

他聲稱自己很喜歡大梁,羨慕中原文化,可他們今年也因為大旱,牛羊都餓死了不少,所以才不得不攻打大梁。如果陛下願意將他膝下一位最美麗的公主嫁給他,他一定立刻退出那兩座城池,再也不來進犯。

這些話還是私底下傳來的,可天底下哪有秘密?不少朝臣都聽說了這個消息,流言止也止不住地往外泄。

和打仗一比,嫁個公主實在不算什麼。

要命的是,多吉幾乎是指名道姓地點出了,他想要的,是朝陽公主。

朝陽公主是陛下最疼愛的公主,坊間甚至有傳聞,公主與太子平起平坐。陛下早就答應過讓她自己擇夫婿,他絕對不可能將公主送去草原,行這等屈辱的和親一舉。

這幾日在御書房伺候的太監宮女們無一不繃緊了弦,生怕自己一個犯錯,就被拉出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