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世人看不懂,他們驚嘆於前人妙筆所作錦繡文章,嘆服詩詞歌賦中的壯志豪情。
他們不會知道,字裡行間都是書寫之人恐懼驚異的絕望。
姜遺光正在看一本名叫《酉陽雜俎》的小說,也不是原版,而是本朝不知道哪個人對《酉陽雜俎》的註解。
這本小說出自唐朝段成式,民間亦有流傳,但《酉陽雜俎》中的故事不少都帶有詭異色彩,且詭異到讓人有些害怕的地步,並不為大眾所喜愛,所以印得不多。
鄔大人派了個手下在他身邊,那手下就提點他可以看看這本《酉陽雜俎》,書里許多事應當是真的,段成式本人恐怕經歷了不少,不知道為什麼他能寫下來。
這本書在前朝屬于禁書。
前朝好幾個皇帝深知山海鏡古怪,為免神怪之說動搖民心,都下令民間不得私自印刷、售賣此類書籍。
似《聊齋志異》《酉陽雜俎》《神異經》《博異志》等等書籍皆在此列,甚至連《山海經》也成了禁書,一旦被發現書店有售賣,輕則抄家,重則流放砍頭。
不過越是禁什麼老百姓越想看什麼,書店不敢賣,總有人私下流傳。傳著傳著就傳到了新朝。
等改朝換代後,大赦天下,開國皇帝大開海禁、廢除文字獄,鼓勵民間書鋪印刷百書。這些書才慢慢冒出來。
本朝皇帝又不一樣,他們寧願讓入鏡人多讀、多看些這類文章,到時入鏡才不會亂了陣腳。
姜遺光正好翻閱到《酉陽雜俎》第十卷 的物異篇,裡面寫到了一個神物——秦王照骨鏡。
「秦鏡,舞溪古岸石窟有方鏡,徑丈余,照人五藏,秦皇世號為照骨寶。在無勞縣境山。」
秦王照骨鏡,據說能讓人在鏡中照出自己的五臟六腑。
後面有註解,筆者談及該神物不知是否真實,後又有對照骨鏡一事的感想。
上古之時,人們以水為鏡,照出自己的模樣。及至殷商,開始以青銅鑄物,銅鏡應運而生。殷商本就是崇尚鬼神的朝代,人們對這類能照出自己影像的事物總帶有幾分遐想。後來各朝各代也有關於鏡的神異之說。
譬如那句廣為流傳的唐太宗之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後面還有一句,為免引起物議,沒有流傳開,只有歷朝歷代皇室及少數入鏡人才能看見太宗不知以什麼心情留下的一句:
——「以山海為鏡,可見鬼神。」
沈長白一看就笑了。
「什麼秦王照骨鏡,都是假的吧?」沈長白道,「山海鏡既是鏡子也是一扇門,我可不相信有什麼鏡子能夠透過人皮直接照到人五臟六腑。」
他在一旁說個沒完:「真有這樣的鏡子,早就被各代皇帝取出來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