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鏡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0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據說十八重死劫後,長生不滅。相傳那位秦皇老年時也在尋求長生, 只可惜死在了回皇都的途中。

他要尋求長生,會不會……將目光投到了山海鏡上?

泡在房間裡商討了好幾日,其他幾人都頭暈腦脹的。等商議得差不多了,就換了個地方,一整棟閣樓,樓里堆滿了書籍。

「這些都是機密,只能在這裡看看。出門後一個字也不許提起。」帶他來的人說道。

姜遺光點頭:「放心,我明白。」

領他來的人便道:「那麼,就由我為公子引路吧。」

「勞煩你了。」

「不敢不敢。」

從外往裡走,一列又一列從地面一直延伸到房頂的頂天立地的書架,一排排一列列堆積成山,散發出書頁紙張和濃墨的氣味。

而這只是驪山駐地藏書的一間而已,像這樣的書屋,還有幾百間。

這裡也有許多人,看著不太像書生,也不像完全的武人,或在桌邊或站在書櫃邊,抱著書小聲討論著什麼。

「這些都是我們的人,大部分都是本地人,還有些是從各地請來的高人,看風水的、探地的,還有會機關術、會陣法的……」領路人介紹道。

如此龐大的人力物力……姜遺光問:「這件事已經謀劃很久了吧?」

「自然。」領路人又是自豪又是嘆息道,「就像我,我從小就被師父帶著學著給這裡的書分類,一直過了十幾年。甭看這裡的書多,你要是讓我找哪本書啊,我閉著眼睛都能給你找出來。」

姜遺光適時露出驚訝表情,什麼也沒說。但能讓鎮定如他變色,領路人已經很滿意了,他心滿意足地繼續道:「這裡書太多了,讓我給您挑幾本吧。」

「勞煩了。」

二人到一間屏風隔開的暖閣坐下,那領路人很快就搬來了厚厚十幾卷書。

「這些都是前朝和本朝關於驪山的記錄,前朝朝廷也派人探過驪山,本朝也有,只是不為外人所知。」

「能被帶出來的東西差不多都在這裡了。」

姜遺光更加「驚異」,問道:「前朝的也有嗎?」

「有的有的。」那領路人說,「我起先也不知道,後來才發現,前朝的朝廷也在驪山駐紮了兵馬,也招攬了不少高人探路。但是後來出了一樁大事,死傷無數,驪山探索便斷斷續續擱置了很多次。等末代那位昏君上位後,對驪山的探索就徹底停下了。直到我們太祖皇帝打下了江山,這裡才慢慢又重新收拾起來。」

「只不過……聽說在打仗的那幾年,這裡的書都丟了不少,找也找不回來了。」

姜遺光問:「出了什麼大事?」

領路人道:「具體的我也說不清,公子自己看看吧。」他挑出其中一本最厚、邊緣磨損最重的發黃的卷宗,「喏,就是這本。」

姜遺光接過了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