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徐福必將死在海上,只要他死了,無人歸來,短時間內陛下便不會再派人出海。
結果徐福出海後,她卻預見到,正是因為她算出的極凶之日,徐福才得以進入陰界。
而徐福……確實算是「死」了。
死了,或活著,無法判定。
陰界正侵入陽界,恰如晝夜交替時的天邊。故而徐福的魂魄和肉身正處在陰陽兩界的夾縫中,他是一扇不老不死的門,除非其中一界被徹底侵蝕殆盡,不再需要這扇門,否則他的生命永遠不會走到盡頭。
皇帝聽完姜遺光轉述,更加膽寒。
「所以他才想要這麼做……」他真正想要的,竟是死亡。皇帝既同情,又覺情有可原,可她更不能苟同。
漢高帝欲開皇陵,又不想叫人知道,他便在咸陽城外駐軍,然後慢慢擴大,同時修建皇陵。經受動亂後還敢住在咸陽的人已經很少了,這些年休養生息後多了些,都被遷往他處。一切都完成得不動聲色,世人眼睛都盯著太子、呂家人和各地叛亂中,沒有人留意到驪山的動靜。
陵宮挖掘的不算順暢,始皇帝駕崩時陵墓還未完工,李斯夥同趙高秘不發喪,但藍氏已經預料到了陛下和扶蘇公子的死亡,她以支持胡亥公子為條件,要求參與驪山皇陵修建。
然後,她讓人修建出九鼎之紋以做封印。陣紋不破,則永遠沒有人能打開皇陵。
徐福本以為破解陵墓機關對他來說輕而易舉,結果第一關就犯了難。他推演許久,敗下陣來,報給漢高帝,如果不找齊九鼎,他也無濟於事。
但……九鼎雖曾為秦皇宮中所有,可早就在戰亂中流失了。
漢高帝信他,密令尋找九鼎。
天不遂人願,漢十二年,高帝討伐英布叛亂時中箭,重傷不治,,定下「白馬之盟」後駕崩。年僅十六歲的太子劉盈即位。
這是徐福第一次親眼見證一位帝王的歿逝。
身為帝王,私德從不是評判的第一位。對高帝,他起先牴觸,後為其折服,若非他先碰見陛下,恐怕也要投效高帝了。
徐福來到驪山一座山尖,眺望長安,最後也僅僅是祭了三杯水酒。
但,惠帝即位後,大權旁落。
呂后信奉黃老之學,無為而治,但手段酷烈世人皆知。她對長生之景雖有憧憬,卻並不相信徐福真能帶來長生。是以在掌權後她就停止了驪山地宮的發掘,並下令捉拿徐福與阿武等亂秦餘孽。
徐福帶上阿武匆匆逃走。
他擅醫術,在驪山中曾為不少人看病,有許多窮苦士兵看不起病,他就自掏腰包免去診費,藥材也儘量選便宜的。他自認為對這些人問心無愧,逃走時還擔憂會不會牽連到他們。
他明白大難關頭只能靠自己,因而他不求其他人能做什麼,只要不出賣自己就好。
徐福和阿武躲在山洞裡,阿武為保護他中了一箭,渾身滾燙地躺在地上呻吟。徐福想救他,卻苦於缺少藥材,心焦難耐,時不時向外張望。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