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零海岛小夫妻,养崽撩夫甜蜜蜜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3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

两天后江嘉意把爸妈定的五百斤虾干也通过赵倩的人脉给托运了出去,至此她承诺帮加工厂清空一千斤库存的任务已经完成。

而就这么几天功夫,江嘉意则赚了差不多有一百七十块钱。

她算了算,再加点儿差不多就能把新买那房子前院几间都给粉刷一遍了。

虾干江嘉意是以一块的价格从加工厂拿的,她卖给赵倩和爸妈厂子里人的价格全都是一块二一斤。

这个价格和云县市场价相比有一毛钱的差价,京城她没来得及去打听,但那边应该更贵一些。

江嘉意不知道赵倩会怎么处理这批虾干,她不会过问。

但这个时候能一次性拿到这么大一批物资,无论是用来赚钱还是用来走人情,相信赵倩都不会吃亏。

至于爸妈那里,江嘉意之前就已经和他们说过要按市场价走,所以二老忙活这一场差不多能赚半个月工资。

(江父是技术工人,工资高,能拿到九十多块一个月)

另外还有厂长之前预定的五百斤过几天也能出货了,两样相加这一次二老能赚一百块。

即便是他们家,一百块也是很大一笔钱了。

想到自己都能为家里创收了,也是个能帮家里赚钱的崽,江嘉意心里美滋滋的。

原本以为忙活完这一场终于可以休息几天。

江嘉意都想好了要带着两个小崽崽好好睡个懒觉,然后再带着他们去市里逛逛,顺便考察一下陆安清提议的,团里的幼儿园。

只可惜她计划得很好,却没机会实现。

这天早上八点不到,江嘉意就被孟菊英的敲门声给吵醒了。

看到她睡眼惺忪地跑出来开门,孟菊英震惊得双目圆睁!

“小江,你怎么还没起床?来面试的人都已经到加工厂了!”

“什么来面试的人?”江嘉意听得稀里糊涂的。

她下意识地甩了甩头。

看到她这个样子,孟菊英又气又急,干脆进屋拉着她就往卫生间方向走。

进去后亲手投了个湿毛巾塞给她,让她擦把脸醒醒神。

然后毫不客气地走进她的卧室,从柜子里拿出一条裙子递给她:“你赶紧把衣服换了跟我走。

今天是咱加工厂招聘推销员的日子,你竟然忘了!现在人家来面试的人都已经到了,你这个主考官竟然还没起床?”

“等,等等!”江嘉意这会儿终于清醒了过来,也明白了林嫂子来找她的目的。

但是……

为什么加工厂招聘她要去当主考官?

这不是应该是厂长的责任吗?

况且之前也没人提前跟她说过要她去做这事儿啊?

招人

关于招聘的注意事项江嘉意之前已经跟孟菊英交待过很多遍了。

为了怕招聘时出现什么意外情况,她甚至还拉着这位嫂子提前做过预演。

告诉她遇到什么情况应该怎么处理。

她觉得自己已经把能够想到的细节全都想到了,把一个顾问应该做的事都给做了。

但她怎么也没有预估到,在这种情况下孟菊英还会来拉她去主持招聘。

主持是不可能主持的。

这个招考官只能孟菊英来做。

面对嫂子的“威慑”,江嘉意没有再拒绝,被拉到厂里替她壮胆、把关。

大概是因为这次宣传工作做得好,直接将招聘启事贴到了团部的宣传栏,所以这次来应聘的人还不少。

江嘉意她们赶过去的时候,加工厂中间的场地已经有差不多二十个人在等待了。

江嘉意粗略地看了一下,这回来的还是以年龄偏大一点的军嫂为主,但其中也有两个小姑娘。

除此之外,有两个穿着军上衣的男人就比较引人注意了。

这两个人一个大概二十七八,小三十的样子,一个则比较年轻,看上去应该不到二十。

部队大院这个年纪的男人,能在家闲着没事干的真的很少。

因为他们要大部分都当兵去了,没当兵的可能都在上学。

根本不存在有什么待业青年。

所以他们两个出现在这个场合,实在是让人想不注意都不可能。

因为今天要招聘,加工厂的人早早就专门腾出来了一个房间。

待她们坐好,招聘就正式开始了。

果然,如她们之前所料,今天来的大部分人冲着的都是那两个专职的岗位来的。

当初江嘉意和孟菊英讨论的时候就专门指出,招聘的业务员还是要以兼职为主。

主要目的当然是不养闲人。

毕竟就目前来说,加工厂还没开始赚钱,开支能少则少。

专门留出来的那两个专职名额,一定要留给真正有本事的人。

而这所谓的有本事的人,说白了就是背后有人脉,能真正把产品推销出去的才行。

', ' ')('

不然,凭什么养着你呢?

江嘉意这个思路其实在这个年代是有点叛逆的。

此时大家都还是更习惯于铁饭碗,大锅饭。

但好在这加工厂实际上就是团里的一个小型实验基地。

属于那种——给你提供点最基础的东西,然后你们自己折腾着干吧。

最好能折腾出来点成果,能真正有效地帮团里解决一些军属安置问题。

可真折腾不出名堂最后大不了就关门,也不是不能接受。

在这个大前提下,就没谁真去很认真地监管它。

而孟菊英对江嘉意又盲目崇拜。

特别是在她那么快速地把厂里的库存全部给卖出去之后。

孟菊英简直是对她所有的提议都能全盘接受。

即便是这种明显超越时代的招聘形式,她执行起来也完全没有一点问题。

可这种形式孟菊英能接受,不代表来应聘的人也同样能接受。

在听说全职的推销员进厂之后有试用期,期间卖不出去五百斤虾干不仅无法转正,而且连工资都只发十五块钱的最低生活补助。

很多人头也不回地当场就离开了。

十五块,连饭钱都不够,更别说还有往返轮渡的费用了!

不过这次招聘会也不是全无收获,最后她们还是招上来了几个人。

一个姓乔的军嫂在问清楚了具体的提成方式后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全职推销员这个工作。

并且非常有自信地提出,愿意和加工厂签订合同。

保证每个月能够完成至少五百斤的销售任务,上不封顶。

并且她还要求要将提成标准也给写到合同中,看得出她就是冲着提成而来的。

江嘉意有点惊讶于她会提出要签合同。

毕竟加工厂是团里的军工企业,招的又是军属,厂子的牌子本身就是一个保证。

追问之下才知道,原来这位姓乔的大姐是南江本地人,她的哥嫂都是在市供销社工作的,哥哥还是供销社的一个中层干部。

有这样的关系,一个月五百斤的虾干对于她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除了这位乔大姐外,这次招聘还选中了三位兼职的销售员。

这其中就包括了那两个穿军装的小伙子。

按照江嘉意和孟菊英的想法,兼职的推销员其实可以多招几个。

毕竟又不用开工资,给出的价格又是厂里的正常销售价格。

招多少人对厂里都没有损失,属于白得的替厂里干活的人。

只可惜来应聘兼职推销员的总共就这三个人。

其他人一听说没底薪,甚至拿货价格和外面市场价一个样,差不多直接就暴走了!

但江嘉意当初提出定下这个条款是有原因的。

因为他们压根就没想着招人在本地卖!

南江就那么大一点地方,本身又临海,他们对虾干的需求量能有多少呢?

更何况如果选择南江,那么虾干的价格就必须是统一的,只能卖一块钱。

可加上推销员的工资和提成后,厂里的虾干和渔村他们出的虾干相比,成本就高出太多了。

完全没有必要。

所以江嘉意就提议将兼职人员拿货价定在一块钱,和市场零售价一样。

这样的价格如果发往外地,那是很有优势的,能赚到的钱比在本地销售要多得多。

当然,想要赚到这个钱也需要能力。

',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