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早有人得了信兒,在唐國公府外頭等候著竹清,見她出來,忙上前,「可是竹清姑娘?」
機靈的小宮女撩開了馬車的帘子,讓竹清能看見她,卻是一個竹清見過的人,就是文英公主在盛京城陪嫁鋪子的管事,從前也攔過竹清。
「是何姑姑,有甚麽事麽?」竹清問她,何姑姑只說要請竹清賞臉喝茶。
一刻鐘後,竹清與何姑姑在聚仙樓雅間落座,秋日有秋日的美景,從窗戶看出去,滿地橘黃色,帶著幾分蕭瑟的意味。
何姑姑燙好了茶,捧了一杯給竹清,「嘗嘗這上等清茶。」
竹清喝了,贊了幾句,又問何姑姑有何要事,何姑姑一聽,也不遮遮掩掩了,與竹清說道:「是這樣的,我與皇后娘娘莊子上的汶林嬤嬤相識,前個與汶林嬤嬤一起吃酒時,她曾與我說,皇后要籌款。所以我想著,也跟著捐款。」
「何姑姑,要動用大筆銀子,文英公主可知道?」竹清不免吃驚,這個鋪子是文英公主的,賺的錢亦是,何姑姑一個管事,就能直接用了麽?
「欸,竹清姑娘有所不知,文英公主曾經叮囑我,皇后娘娘做甚,她就做甚,且她與皇后娘娘感情深厚,我先斬後奏也是一樣的。」何姑姑笑了笑,說不得她還能得到文英公主的讚賞呢!
畢竟跟著捐款,文英公主身上就有了美名,哪怕不在盛京城,卻依舊惦記家國大事。
再則,汶林嬤嬤是真的說漏嘴了麽?她與汶林嬤嬤吃酒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怎的就這一次她說了那樣的話?
受誰的指使,不言而喻。
「那就多謝文英公主,也麻煩何姑姑了。」竹清平靜地說道,皇后此舉也不是完全為了自己,起碼,她同時想要提攜文英公主。
何姑姑以文英公主的名頭捐款,皇后正好趁此機會讓陛下封賞她,也好讓羌族的人知道,文英公主雖然遠嫁和親,但是皇帝是惦記著的。
一舉兩得!
「銀票我已經取出來了……」
這般完事,竹清可謂是收穫滿滿,一回宮,正好看見淑貴太妃的轎攆經過,看方向,是從勤政殿出來的。
竹清回到了椒房殿,與皇后說起此事,皇后嘆氣道:「淑貴太妃終究不忿,這已經是第三回 去勤政殿了。」
皇帝記在太后名下,無論是生母還是嫡母,都是太后,淑貴太妃此舉,是惹了太后不高興。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