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初以為,兩位先生會反對我的做法。」有看得清楚的人,自然就有一味維護舊時規矩的人,她擔心過,還好李老先生與隋老先生都不是眼盲心瞎之人。
「開始只是想看看你能做到甚麽程度,或者你只是頑一頑,到時灰溜溜的回了京都。沒成想,出乎意料,書院的一切都井井有條。」李老先生笑呵呵,「老朽在這裡,倒收到了兩個徒弟。」
「那就恭喜老先生了。」竹清以茶代酒,李老先生口中的徒弟,一個是陳學恆,還有一個則是來自上官氏的一個小娘子。
「黃支院的學子,除了來自京都的那幾個,其他的天賦一般般,毅力麽……大約也比不上地支院的學子。」李老先生說罷,隋老先生開口,「不,有一個的毅力很不錯,可惜是商戶女。」
世人的偏見,哪怕是老先生亦不可避免,一提到商戶子女,第一個想法就是:滿身銅臭。
「她家人讓她進來讀書,只怕心思不純。她本人倒是一腔赤子之心,可惜了。」隋老先生再次嘆了嘆,本來他還想收徒的,但是調查過後,發現這等人家,他也不敢輕易沾染。
聽出了隋老先生的言外之意,竹清卻也沒有勸他,畢竟古代的師徒關係是要備禮叩拜才能改口成就的,老師要為徒弟介紹親朋好友,徒弟要給老師養老送終。隋老先生顧慮多也能理解。
「這次小考之後學子們就能升院,黃支院要少一批人,兩位先生可以安排家中的孩子來碧桐書院了。」竹清說,這對書院來說也是好事,起碼有了自家孩子,兩位先生也會更加用心。
「對了,你在隔壁建的書院……可有甚麽章程?若有我們幫得上的,儘管開口就是了。」李老先生問,他只隱隱聽了一耳朵,這些天教授學子,與其他先生探討文章,占據了他大半的時間,他都不太了解竹清具體在忙甚麽。
竹清如此這般說了,隋老先生鬍子也不捻了,看向她,滿眼詫異,「你內心志向高遠,這可不是易事。一個不好,得罪很多人。」
「隋老先生請講。」竹清很樂意與兩位先生聊天,因為從他們口中能聽見更多的經驗,還有不同的視角。
「你要是辦得不好,這事有頭無尾的結束了,不消說,旁人必定嘲笑你。我看你手筆,預料到你想要大幹一場,也就是說,也有成功的可能。」隋老先生也講得很慢,像是說書的相公,又像是慢條斯理地評語人,充滿了讓人聚精會神的韻味。
「如果成功了,風光自是不可避免,但是你所招收的農家學子皆是所屬大陽縣,那其他縣的百姓會不會鬧騰?其他官員會不會眼熱?百姓鬧騰還算好解決,一通棒子加道理,他們也就服了,俗稱,認命。」隋老先生明明講得是事實,但是竹清還是皺眉了,內心不舒坦。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