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清教人去為暉桐書院打匾額,又讓牛大福通知為書院做工的班子,預備著來書院熟悉熟悉。
九月初六,是個大吉的日子。竹清請了林縣令、李老先生、隋老先生、白老先生還有英山伯觀禮。
匾額上的紅布被竹清與林縣令共同揭下來,露出四個大字,隨後,震天響的鞭炮從街角一直燃到書院門口,噼里啪啦,甚是熱鬧。
被林縣令邀請來的官員以及地方豪紳不停的講著好話,一籮筐往外吐,不帶重複的,聽得人心潮澎湃。
待鞭炮燃盡,竹清與林縣令將廚房提前做好的餅派發給觀禮的人,像附近村子裡的村□□清則是多給幾個。這種餅子是用白面和成的,上面寫著「吉祥」「如意」「平安」「康健」「順利」等好詞。
「山長,撒銅板了。」夏衣與秋衣領著暉桐書院的婆子娘子們出來,個個手上都捧著一個小木托盤,上邊放著堆成小山的銅板。
竹清抓起一把就往外面丟,百姓們搶得厲害,但是因著有竹清找來的五大三粗的護院,倒是沒有人敢推搡。
熱鬧過後,趕趟來這兒的百姓還沒有走,得益於大陽縣的文風盛行,百姓們對於這種與讀書相關的事都會多幾分耐心。可巧聽見這是一家面對窮苦孩子的書院,就有賣瓜的王婆子猜測道:「怕不是與那個文德書院一樣,咱們讀書沒有那麽貴,那些甚麽文甚麽寶的,可以便宜點。」
「文房四寶。」一個老爹插嘴。
「對對對,就是喊這個。」王婆子是個碎嘴子,見有人捧哏,立馬又說道:「我家隔壁的二娘的姐姐的姑姑的孫子,就是在文德書院讀書,聽說怪不錯的哩,雖然要交伙食錢,但是一日三餐比在家裡吃實惠多了,有時候還有肉。」
前邊,女山長徐徐不急的聲音繼續傳來,「我們暉桐書院男童女童都收,十三歲以下且沒有婚約、沒有成親的男童女童皆可以報名……」原本竹清打算不要家中一串姐姐然後一個男丁的這種,但是後面一想到,她創辦這個書院不是想要一朝一夕的名氣,而是確確實實想要造福民生。
如果不要姊妹多只有少數哥哥弟弟的,恐怕接下來,那些窮苦人家就會把剛出生的女嬰弄死,如此,反倒違背了竹清的想法。
也罷,最多在她們讀書時讓那種已經救不回來的女學子退學。
王婆子說道:「不限於男女?真有那麽好的事?」
捧哏的老爹又說,「搞不好憋著甚麽壞主意,這種好事聽都沒有聽說過,咋可能是真的?老婆子,還有你們,可不要輕易信了。」
「……只要一年後能留在書院,品行與學識過關,學子們讀書的任何費用,皆由我們暉桐書院全權負責。」竹清說完這最後一句,方才還嘰嘰咕咕說個不停的百姓們齊齊安靜了,腦子轉了好幾圈,才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