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了,兜兜轉轉,十幾年過去了,她們終於能光明正大地進入考場,為自己掙上一份功名。
「先生,我們要參加明年的春闈秋闈麽?」陳學恆詢問,竹清頷首,「要,我會與先生們商議,給你們在最後半年強化一下,爭取考個好名次。」
兩年過去了,在碧桐書院就讀的女學子們少了不少,能堅持下來的不過十來人,這其中竹清帶來的陳學恆等人占了大半,她們沒有父母,不受影響。那些有親族的小娘子們大多扛不住壓力,選擇回家嫁人去了。
而能堅持下來的女子中,就有上官晚澄、上官晚音,甚至這倆人也非常出色,教先生們上心。
「山長,外頭來了不少的百姓,想讓孩子們入學呢,都等不及了。」夏衣進來稟報,「還有大河村的村民,也來了。」
大河村的村民現下都快後悔死了,前兩年跟著村長一起反抗暉桐書院,不讓孩子們免費上學,本來迫於村長家的秀才公,他們才不得不答應。可去年,那個秀才公惹了事,被奪了功名,這下子村長可壓不住村民。
「能收俺們的的孩子麽?隔壁大山村的王婆子那家子,幾個孩子都是在暉桐書院讀書,聽說大的兩個,已經進入了碧桐書院,快要能科考了。」說這話的大娘悔得腸子都青了,暉桐書院真的不是禍害百姓,他們之前咋沒發現?
「你這消息都落後了,俺去大山村走親戚,聽王婆子說,山長讓她家的兩個孩子明年參加縣試,你說說,如果山長不是又把握,咋會讓孩子去考?說不定明年,王婆子家就有秀才了。」
此話一出,更是引起一陣沸騰。你要說官老爺家出了舉子,村民們也就感嘆一下。可是要說同為村民的婆子家有了秀才,村長們可就坐不住了。
「咋還沒出來,俺還帶了黃瓜來,想著送給山長。」
「來了來了。」可惜出來的不是山長,不過是先生也行,失落的村民們收拾好心情,豎起耳朵聽畢先生說話。
「……山長的意思就是這樣,你們不要著急,我們會到每一個村子裡去招生,至於在鎮上住的人也不要覺得區別對待,這回我們會商量好,擴大招生範圍……」畢先生說了兩遍,那些得到保障的百姓終於捨得離開。
這些年來女子研究出甚麽發明、璋王又辦了甚麽造福百姓的事以及北安州的蕭知州帶領百姓過上富足的日子早已傳遍了整個大文,故而底層百姓對於女子能科舉倒沒有多大的反對,尤其是那些貧窮的人家,恨不得自家女兒考中,提攜家裡人。
啟蒙班已經開到了第三個,如今要送孩子來讀書的人家爆發式增長,竹清打算再開三個班,以滿足需求。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