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吃吃喝喝的重生小日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這會兒可不是過年的時候周圍有一大堆人了。

那時候他們是談了一些,但沒有詳細的調研和數據,更像是侃大山。

他把自己準備的資料放在中間的茶几上攤開。

寧樂意感覺這麼看著吃力,招呼他到隔壁的小會客廳坐。

說是小會客廳,平時就是客人來的時候吃飯聊天、打麻將用的。

不得不說,這半年時間盧子瑜不是白過的,至少眼前這份創業計劃書很像那麼回事。

「你跟我詳細講講吧。」

「我們是五個人合夥創業。我們三個人是大學同學,都是同一個專業的。另外兩個是我們工作中認識的朋友……」

寧樂意覺得他們還是把創業想得簡單了。

以盧子瑜他們的年紀,並不能完全說是腦子一熱就開始創業。

他們已經在社會上工作了幾年,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社會資源,本身業務能力不錯,甚至是公司里的骨幹,覺得以自己目前的能力,完全可以出來單幹。

做同樣的事情,為什麼不自己當老闆呢?

這麼想倒是沒什麼問題,問題是:「你們五個人都是做技術的,誰來跑業務?利潤怎麼分配?將來準備把公司發展成什麼樣?是打算做個工作室,還是準備做成一個大一點的GG公司?」

盧子瑜想也不想:「我們當然是準備做GG公司的。」如果只是工作室那樣賺點外快的話,他都不用找別人合作,他和姜燕華一起就可以自己接單子了。

他說完,就發現不對:「是不是我們這份計劃還是不夠詳細?」

寧樂意想了想說:「我個人建議,你們先不要步子邁大,先做個十人小公司,看看具體公司運營中究竟會遇到什麼問題,理清楚了再做進一步的打算。」

以他多年的經驗,沒什麼利益糾葛,那誰都是好兄弟,平時你好我好大家好,湊一起聊技術那就是個誇誇群。

一旦牽扯到利益,別說是好兄弟,就是親兄弟翻臉的也比比皆是。

大家一起合作辦成了一件事情,有人覺得A的功勞最大,應該拿最多;有人覺得B的功勞才是最大的;還有人覺得大家出資比例一樣,就應該平分。

一次兩次的還好,日積月累的矛盾遲早會爆發。

成功都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但很多人會覺得自己能成功,完全是因為自己的個人能力突出。不至於過河拆橋,但他們這五個合伙人中間只要有一兩個這麼覺得,那公司就經營不下去,遲早會散。

作為投資人,寧樂意很不願意看到這種多個合伙人的結構。

盧子瑜認真考慮了一下,覺得應該聽從寧樂意的建議:「好的,我回去跟他們商量一下。」

如果是一個十個人的小公司,那麼他們現在手頭的錢就足夠,不需要再拉額外的投資,壓力也能小一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