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天也在謀朝篡位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縱橫家這些年,在朝堂上一直不得意,才多招收了一些門徒,純屬是有棗沒棗打一桿子,免得斷了傳承,但是光是招收門徒,卻沒辦法給門徒帶來相應的前程,再這麼下去的話,願意加入縱橫家的人就不會有幾個了!跑到遼東來的這些人就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年輕一點的做不出改換門庭的事情,但是不改換門庭,卻又沒有前程,他們也不知道能夠堅持多久;年長一些的,也到了可以收徒的年紀了,偏偏大家對於他們的學問半點不感興趣,這讓他們都很是茫然失落。

如今搞明白了劉昌的身份,以他們的智慧,更是猜出劉昌能高居遼王之位,使了什麼樣的手段,這就很符合縱橫家的胃口,戰國那會兒,是縱橫家大放異彩的時代,弱者扯虎皮拉大旗,各種危言聳聽,強者言語恐嚇,如此合縱連橫,一言能當千萬兵,一個使者就能為自己所在的國家要來大片的土地。而如今的遼國,正處在一個微妙的時期,哪怕是最駑鈍的,這會兒也知道,他們的用武之地來了。

果然,劉昌之後便說道:「既然諸君知道寡人的出身,那麼也該知道,寡人之所以來遼東立足,實在是在中原沒有立足之地了!若是寡人如今還是獨自一人,那麼,不管是找個地方隱居,還是乾脆出海遠行,都是無所謂的事情!但是如今,寡人也身負萬民之望,卻是不能再為人魚肉了!寡人有意遣使朝貢長安,諸君以為如何?」

其中一個年長一些的縱橫家門徒站了出來,他叫孫良,這位是富商人家的子弟,要不然也供不起他讀書,只是先是生意失敗,家業敗落,父親因此鬱鬱而終,他又不是長子,被兄長隨便分了點家產攆出家門,他得了師門長輩的舉薦,去給某關內侯做門客,對方本來也就是開國功臣裡頭的邊緣人物,一直以來也小心謹慎,壓根不露頭,他這個門客直接被對方當帳房使,他也是無處可去,也只能留在那裡做個帳房,原本以為自己半輩子所學要帶進墳墓裡頭了,卻遇上了這樣的機會,他這會兒也不謙讓那些不熟悉的同門了,直接出列表示:「大王,某以為,此事易爾!」

他們這些人甭管本事怎麼樣,大話都是會說的,就如同後世的鍵盤俠一樣,指點江山不在話下。因此,孫良這會兒慷慨激昂地說道:「大王乃是當今漢天子嫡長子,此乃毫無疑義之事,天子為代王之時,王后並無過錯,即便死後,也並未被剝奪代王王后的身份。大王以此身份,赴外藩為王,本就是委屈了大王,如今大王已經是遼王之尊,雖說期間也有些不忍多言之事,只是木已成舟,若長安不承認,難不成大王就要束手就擒不成?」

孫良這話說得漂亮,但是一邊一個叫方直的就站出來說道:「大王,某以為萬事未慮勝當先思敗,諸呂之事過去也就是年許,當日眾人能說少帝兄弟非惠帝子,如今難道不能說大王非皇子,乃是冒名頂替嗎?總不能叫大王親自前往長安證明自己的身份,到時候,就如了某些人的意!某此言有所冒犯,還望大王恕罪!」

孫良聽了,頓時反駁道:「你這是危言聳聽,大王據守遼東,麾下隨時能集結十萬大軍,若是大王陳兵邊境,匈奴人雖為蠻夷,卻並非蠢人,到時候匈奴人趁機入寇,大漢便是兩面受敵,朝中諸位均是一時人傑,難道連這個也看不清?何況,我等之所以前來,不就是要為大王分憂的嗎?」孫良年紀不小了,這次來的縱橫門徒又比較多,要是錯過了這次,還不知道以後還又沒有其他機會,因此,這會兒他恨不得跳腳大罵,要不是這會兒在劉昌面前,他能抄起東西直接跟方直大打出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