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天也在謀朝篡位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聽到劉恆這般決斷,陳平周勃都是鬆了口氣,當下起身,向著劉恆下拜行禮,齊聲說道:「陛下聖明!」

第37章

等到使團進了函谷關,劉恆才將這事在大朝會上說了,他當然沒說當年劉昌遭遇毒殺竟是僥倖沒死,而是表示,當日代王王宮發生時疫,呂王后與幾個王子都染上了時疫,劉恆不得不將人緊急送到王宮之外,最終除了劉昌,其他人都不治身亡,劉昌身體也變得虛弱無力,又有術士表示劉昌與中原相剋,因此,劉恆便派人護送劉昌出關去了遼東,不想劉昌在遼東振臂一呼,誅殺了亂臣賊子衛滿,撥亂反正,被推舉為遼王,日後便為大漢鎮守北疆,防備匈奴。

劉恆這些話其實很經不起推敲,當初的事情,誰不知道怎麼回事呢?朝堂上就有許多人家當初主動或被動捲入到倒呂之事中,長安當年凡是跟呂家有關係的都被殺得乾乾淨淨,家裡有呂姓女眷乃至留著呂氏血脈的,多半都是一杯毒酒灌下去,對外也都說是暴斃。至於為什麼暴斃,也無非就是時疫、風寒之類的說法,反正那個時候死得多,有個說得過去的理由也就行了。

能在朝堂上為官的,裝糊塗都是一把好手,個個都擺出一副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的樣子,嘴裡都是陛下聖明的高呼,有的還要稱讚幾句劉昌,說什麼虎父無犬子,陛下你人中龍鳳,皇子也是卓爾不凡。一番馬屁滾滾,弄得某些人心裡很不得勁,畢竟,哪怕那位遠在遼東,但是就像是那位能借漢天子的名義一樣,劉恆這個天子也能借這個兒子的勢,那位就算是對劉恆有恨,但是,未央宮住著的是劉恆,總比住的是旁人來得強。所以,劉恆原本尚且不甚穩固的皇權也因此得到了加強,之前還想要繼續糊弄這個天子的,只怕以後未必糊弄得過去了。真要是惹急了劉恆,劉恆一道詔書送出去,許諾劉昌一個儲君的位置,劉昌就能再來一次「清君側,為劉氏左袒」,轟轟烈烈搞一出勤王救駕的把戲,到那個時候,當年將事情做絕了的人,可就要倒霉了!

長樂宮中,竇皇后恭敬地伺候著薄太后,她自然也聽說了前頭的事情。對當日的呂王后,她倒是沒什麼敵意,她出身一般,當年是呂王后的陪嫁宮人,後來得了劉恆的寵幸,接連產育。呂王后並不是什麼難纏的人,相反頗為寬和大度,無論是她,還是慎姬和程姬,呂王后都一視同仁。

竇皇后能當皇后,是因為除了呂王后所出的四個兒子之外,她生育的二子一女排行在前,劉揖劉參年紀都小了些,加上竇皇后本身聰慧溫順,頗有一點薄太后的品格,因此,到了長安之後,劉恆最終選擇了立她而不是慎夫人為後。

原本竇皇后以為,自己可以就這樣安享尊榮,等著兒子劉啟被立為太子,將來劉恆駕崩,她就會順理成章入主長樂宮,成為漢家太后。哪知道,她聽聞,呂王后的長子劉昌居然還活著,還在遼東立了國。

竇皇后雖說聰慧,但是終究是個女子,暫時也沒有真的摻和過政事,因此,驟然遇上這樣的事情,還真是有些發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