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如今已經有人將主意打到了南邊,不是大漢,而是三越。
三越那邊也就是東甌跟大漢走得比較近,因為他們距離大漢太近了,旁邊就是吳國。吳王劉濞也是個頗具雄心的人,他父親當年受封代王,因為匈奴入侵,棄土而逃,被奪爵問罪,也就是因為劉邦親族最後也就剩下幾個,劉濞也頗有勇力,在跟隨劉邦平定英布叛亂的時候立下戰功,劉邦最後便將劉濞封為吳王,統轄東南三郡。
這會兒劉恆還沒有弛山澤之禁,也沒有放開鑄錢的禁令,但是劉濞仗著天高皇帝遠,偷偷招攬了許多亡命之徒,開採銅礦,私自鑄錢,又煮海為鹽,借著鑄錢和賣鹽的利潤,吳國迅速富有起來。劉濞論起野心和手段,可比劉肥強多了,他當年對劉盈都不服氣,何況是對劉恆,在他看來,劉恆不過是高帝庶子,哪有資格做什麼天子,他才是那個有天命在身的人。
劉濞的強勢讓東甌那邊很難硬氣起來,當初長沙王作為異姓王都能因為想要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跟長安那邊說閩越南越不臣,劉濞要不是擔心長安那邊插手,壞了他的好事,只需要添油加醋一番,東甌就得倒霉。
跟東甌相比,閩越和南越就有著更多的自主性,趙佗自比天子就不說了,閩越算是當年越國的後人,一直尊奉勾踐為先主,閩越王無諸也算是雄才大略之人,雖說他是受了漢室的冊封,但實際上對漢室也就是保持了表面上的尊敬,私底下一直在攻伐百越,擴大自家的地盤。
劉昌到了遼東之後,大力發展海運,像是肅慎人原本就靠海居住,造船技術很不錯,如今,肅慎那些擅長造船的工匠已經成了遼東的香餑餑,許多貴族還有部族首領揮舞著小錢錢跑到肅慎買他們的船隻,如今齊國已經不歡迎他們了,他們就乾脆順著海岸線南下。吳國那邊消息靈通,也怕他們是跑過來搜刮人口的,雖說也會跟他們交易,但是不許他們的人離開港口。但是閩越南越那裡不一樣,他們那邊本來就還存在著奴隸制,部族之間互相征伐,敗者淪為奴隸是正常的事情。與其將人養在自家,擔心隨時反水,還不如直接賣出去。
閩越和南越很快就被商船上的商品吸引了,願意用奴隸還有其他的特產跟商隊交換各種工業產品。他們這邊因為氣候的問題,其實物產非常豐富,但是山路崎嶇,瘴氣密布,再好的東西也運不出去,就算是運出去了,也賣不出什麼價錢來。遼東的葛麻和絲綢比漢人的更細密,而且色彩也非常豐富,很受越人的歡迎,那些同樣色彩豐富的玻璃珠也贏得了越人的歡心。除此之外,他們還賣給了越人一些鐵鍋。越人雖說也有一定的冶煉技術,但是水平其實一般,而且,他們也不擅長探礦採礦,因此,鐵器產量很低,而且很容易鏽蝕。所以,他們對於鐵器的渴望還是非常強烈的,雖說遼東帶來的就是鑄鐵鍋,但是,比起以前已經強太多了。不過,他們很快意識到,他們這邊沒有太多的好東西能夠吸引遼東那些商人,他們這裡特產的珍珠在那些商人眼裡壓根不稀奇,遼東本來就盛產珍珠,哪怕合浦珠作為海水珠其實光澤更好,但是對於見過劉昌拿出來的人造珍珠的遼人來說,合浦珠也就是那樣!至於這裡特產的水果,這些好吃倒是很好吃,但是太容易變質,最多能帶點果乾回去。因此,最後他們能拿來交換的就變成了犀角、象牙、還有就是木材和香料。總之,雙方的交易算是各取所需,越人聽說遼國那邊有著大量牲畜之後,又跟商隊預定了許多牲畜。雙方都覺得自己占了便宜,約定來年季風颳起來的時候,船隊會再來交易。<="<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