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當年跟其他那些功臣關係都不親近,主要是出身不一樣,根本沒什麼共同語言,劉邦更信任的還是那些豐沛出來的老夥計,這些人也天然抱團,曹參就是其中之一,之所以曹窋被攆回來,也有這個原因,因為曹家當年跟呂家也是有交情的,畢竟都是沛縣出來的,呂家當時是沛縣大戶,曹參當時又是縣衙小吏,互相之間早就有往來,甚至,若不是有蕭何曹參的作用,呂家未必肯將女兒嫁給劉邦。
張良卻是正經的韓國貴族,家族世代為韓國相,家破人亡之後,他往來的也是六國反秦貴族,跟劉邦他們這些遊俠泥腿子真沒什麼交情,所以,封侯之後,張良就動了退隱之念,但是作為小一輩,互相之間難免會有些往來。張辟疆跟曹窋做過同僚,但是,兩人根本湊不到一塊去,反而跟那時候還在長安的其他曹氏子弟在一塊廝混比較多,他有一封信就是直接給曹參次子曹英的。
曹窋下面,最大的就是曹英,曹英是庶出,但是因為年長的緣故,在家還算是有些話語權,但是,等到曹窋回來,他的話就沒有老三曹礎頂用了,這兩人才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哪怕曹礎從小被慣壞了,很多時候做事顧頭不顧尾,曹參在世的時候就拿這個嫡次子沒什麼辦法,稍微講話大聲一點,就要面臨家裡夫人的一哭二鬧三上吊,畢竟,這位出生的時候曹參跟著劉邦到處打仗,很長一段時間都顧不得家裡,等到天下太平了,曹參也是大半時間不是泡在衙門,就是在跟那些門客故交喝酒取樂,以至於曹礎對這個親爹就沒什麼印象,自然更被母親疼寵,以補償缺失的父愛。曹參能噴劉盈滿臉唾沫,對上老妻卻是無可奈何,只能節節敗退。曹窋也被母親灌輸了要照顧弟弟的念頭,因此,從長安回來,瞧著曹礎各種不像樣,便將封國的許多事情交給曹礎,歷練這個弟弟,免得以後這個弟弟分出去之後,偌大的家產都不知道該怎麼打理。
這就將前些年自覺一直兢兢業業,將封國打理得妥妥噹噹,不僅能供應封國的各項支出,還能給遠在長安的曹窋提供足夠錢糧揮霍的曹英給撇到了一邊,曹英心中難免憤懣不平,接到信之後,頓時就心動了,當下將幾個跟自己親近的兄弟堂兄弟都找了過來,然後說道:「君侯說是咱們的兄弟,但是人家如今才是封國之主,留在封國,我們也只能是仰人鼻息,如今咱們血緣還算是親近,尚且還能說句話,但是等到將來,少君侯繼承了封國,他也有兄弟,也有親近的親家,那咱們這些人又算得了什麼呢?」
「二哥你說得倒是簡單,但是,咱們哥幾個,也就是二哥你,父親過世之後,你還繼承了一個公乘的爵位,到了咱們這裡,能撈個普通的大夫就算是不錯,咱們這點爵位,也就是在跟那些黔首放一塊的時候能稍微沾點光,出了平陽,誰拿咱們當回事呢?」老五曹進一向心直口快,乾脆說道。
曹英也不跟他們打馬虎眼,直接就說道:「你們知道遼國吧?」
幾個人都是眼睛一亮,普通百姓不清楚,他們可是清楚的,曹家能夠積攢偌大的財富,不僅是因為擅長經營封地,還因為他們手裡有好幾個商人給他們斂財,之前平陽就有商隊去了遼國,帶回來的東西哪怕是被曹家眾人瓜分了一圈,放到市面上出售,獲利依舊有五倍還多,以至於今年平陽這邊已經打算加大與遼國的交易,連同他們平時用的錢都換成了遼國那邊的七銖錢和五銖錢。
老四曹培連忙說道:「二哥你是想要跟遼國做買賣?我手裡還有點錢,我占一份!」
其他幾個人都七嘴八舌地表示願意摻一股,他們倒是不覺得什麼商賈賤業,反正又不用他們親自去,無非就是找個合適的商人做白手套,平陽這邊,哪個商人不要命了,敢得罪平陽侯府!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