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遼國這邊,吃食可就精細多了,麵粉已經被玩出花來,如今養的牛羊也多,各種乳製品也開始加入了大家的菜單,連麵包蛋糕都已經出現在了大家的餐桌上。
盧兆配如今可以在王險城自家的侯府裡頭,擁爐賞雪,爐子上放著鐵簽子,上面串著的是大塊的牛羊肉還有鹿肉,一把調料撒下去,就能聽到滋滋作響,香味也愈發濃郁起來。他原本以為自己早就吃夠了各種烤肉,結果遼國這邊的烤肉,跟草原上簡直就是兩種東西。
不過,盧兆配如今吃肉也吃得少,他這會兒端著一盞銀耳雪梨湯,慢悠悠喝著,對面的卻是他弟弟盧敬。
盧敬是盧兆配的胞弟,之前跟著盧兆配母親一同返回了長安,結果就攤上了長安那邊的政變,最後一家子住在原本給盧綰的長安侯的宅子裡,一直就是這麼不明不白的。
盧敬前陣子是跟著陸賈一塊兒來王險城的,明面上沒有什麼官方身份,實際上也是有王命在身。大漢之前吃了對匈奴情況不明的虧,知道東胡盧部全部投奔了遼國,頓時就起了心思。當初盧綰所謂的謀反本來也就是莫須有,長安一直保留著長安侯府,意思就是你因為不姓劉,不能繼續做諸侯王了,那也是長安侯。
他們琢磨著,都是封侯,在遼國這個小國哪有在長安做徹侯來得強!因此想要讓盧家帶著部眾返回大漢。
但問題是,盧兆配經歷的事情多了去了,他如今還真不想回長安,倒不是因為他更信得過劉昌,而是因為他實在是怕了長安那邊的傾軋,如今用得著自己,自己是長安侯,以後用不著了,是不是就要翻舊帳!反倒是遼國這裡,劉昌是個真寬厚的,何況他這邊漢人比例一直不算高,講的就是民族融合,當然,是以華夏文化為主的民族融合,而且,劉昌這邊這會兒正是欣欣向榮的時候,一切都很開放,盧氏子弟也能為官從軍,家裡年紀小的也都進了專門的官學,學的東西也都很實用。
盧家還不是後來那個范陽盧氏,靠著經義從東漢一直吃到晚唐,要不是唐末黃巢朱溫之類的將世家殺得人頭滾滾,這些世家能在宋朝繼續壟斷科舉!
不管什麼時候,子弟教育看的就是實用,如果在大漢,肯定是學黃老,再不濟就是學申韓,儒學什麼的,還得再等個幾十年。而在遼國這邊,什麼黃老,什麼申韓,什麼孔孟,那都沒有多少土壤,這裡學的是墨翟,是公輸,雜家縱橫家在這裡也有生存的土壤。這邊一切都講實用,你要是只會空口講什麼仁義道德,那麼對不起,你先去跟匈奴人和山裡的土人講這個吧!
盧家在遼國日子過得舒服,前程也光明,他見過王宮中的一幅地圖,對於世界的廣闊有了很深的認知,他都覺得,要不是心有執念,劉昌完全可以再造一個遠勝大漢的龐大王朝。而大漢,雖說不至於故步自封,但是,大漢其實對外擴張的很小,統治成本實在是太高。而遼國卻還有很大的潛力,所以,盧家說不定能成為真正的諸侯王,而不是如同在大漢一樣,說是有封地,但是,並不能真的全部自己做主,別人說你謀反,你最好真的已經準備好了謀反。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