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天也在謀朝篡位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當年衛青霍去病之所以能夠順利收復河套,那也是因為要塞年久失修,像是霍去病,還驅使了大批投靠了漢室的部族,加上那時候匈奴內部也是一地雞毛,可以說,很多時候,一切真的是機緣巧合,這才更顯得天命似乎真的存在一樣。

但是如今,那幾處要塞可沒這樣的問題,尤其在見識了遼國的投石機之後,匈奴那邊對要塞更是上心起來,從西域俘虜的工匠,相當一部分就在幾處要塞裡面,儘可能將要塞修得堅不可摧。

不過,許多事情也說不準,劉昌也不會去烏鴉嘴,說漢軍此次多吧徒勞而返,他並不介意漢軍收復河套,若是河套落到漢軍手裡,以後遼國商路也能更加暢通,說白了,以漢室如今的實際控制能力,除非如同秦國那樣,大肆向河套地區移民,否則的話,對河套那邊能採取的還是類似於羈縻的政策,將那裡分給投靠漢室的草原部族,最多就是在那裡常駐一支軍團。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這會兒漢室人口還沒有膨脹到後來的程度,即便是長安,人口也還沒到超過承載限度的地步,即便是遼國給出了極為優惠的移民條件,實際上真正會移民的人,也就是那些在地方上幾乎是一無所有,走投無路的人。而漢室想要移民河套,給出的條件肯定是不如遼國的,除非官府強制遷移,否則的話,對於河套的開發只能停留在紙面上。

劉昌並不贊同對河套河西進行大肆開發,他之前之所以考慮著採用多京制,也是想要恢復黃土高原的植被,減少水土流失,讓黃河重新變得清澈起來。沒錯,如今的黃河,已經裹挾了大量的泥沙,畢竟,華夏文明在黃河流域發源,這麼多年下來,黃河兩岸開發已經有了過度的意思,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雖說還不至於如同後世一樣成為懸河,但是,有漢一代,黃河決口的事情也是常常發生。如果不趁著如今還能挽回就開始治理,以後再想要治理,就不知道要多費多少力氣。

像是當年秦國,移民河套,就是在河套開墾種地,那裡的確土地還算是肥沃,降水量也還算可以,適合農耕,但是,真要是不知節制地開發下去,那裡的植被情況就會遭到嚴重的破壞,對黃河中下游造成極大的壓力。

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劉昌現在已經考慮著讓西域那邊開始植樹造林,保護生態,西域這個時候還城邦林立,但是,因為過度開發導致的荒漠化,不知道多少古國淹沒在黃沙之中,徹底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只能在古籍還有考古學家的發現中找到一點存在的痕跡。<="<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