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劉恆卻又彆扭上了,畢竟,自己還是天子呢,大家就都已經開始準備擁立新君了,這將自己又放在哪了呢?
因此,劉恆乾脆表示,劉昌如今還是遼王,這位置很是關鍵,現在立儲,就得撇下遼國那一攤子事情到長安來,到時候遼國那邊鞭長莫及,豈不是不好?
這話說得也有道理,主要是劉恆現在正處於盛年,真要是立個太子,還是個已經掌權多年的太子,說不定回頭父子一人就針鋒相對起來,說不得又有一番爭鬥。再說了,遼國那邊如今關係到不知道多少人的利益,若是沒有遼王主持大局,萬一那邊的人玩崩了,那怎麼辦,他們可不要虧錢了嗎?
這麼一想,雖說一個個急著混個從龍之功,但是先表示一個態度就可以了,遼王最好還是留在遼國那邊主持大局,等到天子年紀大了,精力不足了,順理成章接班,豈不是兩全其美。
當下一個個又改口,表示陛下思慮周全,果然是聖明燭照,但是,不管怎麼說,雖說不能立刻冊封太子,也不能叫遼王那邊有什麼誤解,到時候做出什麼不理智的動作來。所以,現在就得先放出點風聲出去,然後大家再商議一下,再給遼王加封個什麼頭銜比較合適,免得萬一劉恆去得倉促,到時候還得再補個守序,萬一再冒出個不識相的,想要搞點什麼明堂,豈不是平白多添波折?
劉恆見大家沒有執意要立馬立太子,心中暗自鬆了口氣,他就算是想要立太子,那也得是他自個願意,而不是被群臣裹挾,所以,見群臣很快就退縮了,自然明白,不是群臣都一門心思向著劉昌,而是在揣摩他的心思。
下朝之後,劉恆琢磨了一番,就去了長樂宮,自從薄昭被一抹到底之後,劉恆就不怎麼去長樂宮了,雖說老娘表現得很是善解人意,並沒有一個勁地給舅舅求情,但是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為難模樣,劉恆又不是瞎子。
劉恆也知道,對薄家,最好還是自個在的時候就安排好了,自家舅舅志大才疏,薄家之前在婚事上,兩頭下注,卻是兩頭不討好,遼國那邊,王后多年無子,雖說也有薄氏女有孕,但是那都是薄家族裡面血緣比較遠的族女了,原本以媵妾的身份嫁過去,就是為了給薄王后生孩子的,結果孩子是生了,劉昌轉手就將人家封了美人,有了正經的位份,孩子自然人家自己養著了。可見,劉昌對薄家不是沒有想法的。
好歹劉昌還算是給薄家面子,也叫薄氏女生了孩子,有了王女,也養在了王后膝下,但是劉啟那邊就半點面子都不給了,代國那邊,代王王后說是王后,實際上常年獨守空房。可見,薄家之前那一手,是徹底玩砸了。將來劉昌登基,薄家大概也就是個薄戎奴能在朝堂上立足,其他人若是能走正途,比如說讀書從軍之類的,還能有個前程,要不然的話,就真的只能啃老本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