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看這個,就能看出來劉昌的本事,更不用說,遼國並沒有因為連年的擴張導致民不聊生,反而一直蒸蒸日上。
劉恆其實很難理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但是不管怎麼說,劉昌的確是最能幹的,最能託付社稷的。
這麼想著,他忽然嘆了口氣,說道:「當年你母親的事情,時至今日,朕也沒有後悔!」
說著,他深深地看了一眼劉昌:「若非如此,朕也做不得這個天子,甚至,到時候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咱們一家想要太太平平做個代王也未必能行!」
劉恆的話很坦誠,但凡是個腦子正常的天子,上位之後,總是要想辦法削弱諸侯王的。劉恆自己做了天子,就將齊王一系折騰得七零八落,另外幾個原本在總是里極為強勢的諸侯王如今也已經差不多在苟延殘喘了,這裡頭還有劉昌相當一部分功勞。
代國雖說是個窮地方,但也是緊要之地,誰也不能確保,在代地的諸侯王會不會因為對天子不滿,直接勾結匈奴。實際上,北地的諸侯王勾結匈奴從來不是什麼新聞。所以,這等地方,再窮,也是得放在信得過的人手裡的。第一任代王還是劉邦的親兄弟呢,遇上匈奴人過來,二話不說就跑路了。盧綰跟劉邦好得跟穿一條褲子一樣,一聽說有人告自己謀反,也得捲起包袱投奔匈奴!
劉邦做天子乃至劉盈做天子的時候,劉恆都能好端端做自己的代王,輪到呂后的時候,就得嫁個族侄女給他,才能放心。等到再換一任天子,血緣關係更遠了,那劉恆再老實,也得防著對方疑神疑鬼,隨隨便便就找個茬問罪。
劉恆這個時候也不想虛言矯飾:「生在皇家,什麼感情都是虛的,關鍵在於立場!因為這件事,流的血已經夠多,所以,你既然要做天子,這事明面上也該放下了!」
劉恆已經說得很直白,你就算是還小心眼,但是,以後卻不能再以這個理由追求下頭的人,以免鬧得人人自危。這些年下來,開國功臣已經死得足夠多,殘留的那些子孫也不成器,想要收拾他們,有的是藉口,沒必要再死揪著誅呂的事情不放,到時候這些人抱團,再編排出什麼老劉家翻臉不認人的話,說出去也不好聽。
劉昌忽然說道:「那父皇你擔心這個,擔心那個,難道就不擔心自己的身後名嗎?」
劉恆露出了一個有些微妙的神情:「漢家以孝治天下,朕又是以小宗繼大宗,是咱們這一支實際上的祖宗,你還能怎麼折騰?」
劉昌也有些無話可說,這其實就是無欲則剛,劉恆也算是破罐破摔了,橫豎劉昌不能死命抹黑他,那樣是質疑自己繼位的合法性,別看劉昌一直打著為呂氏復仇的旗號,但實際上,他依舊是姓劉的。他要繼承皇位,正統來源是劉恆冊封太子的旨意,而不是他身上有呂氏的血脈。因此,就像是後來漢宣帝劉詢為了自己地位的正統合法,在朝堂上提出要給曾祖父漢武帝加廟號一樣,劉昌也不能否定劉恆的合法性,甚至,還得維護他。
在漢家,孝道是一面旗幟,甭管你心里怎麼想,明面上都要將旗幟豎起來,還得打扮得光鮮亮麗。劉昌能做的大概就是削減劉恆的陪葬品。問題是,劉恆本來就要求薄葬,再減薄,那真的是臉都不要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