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东西,她已经翻阅过无数次了——只不过,为了加深印象,还有的,也是为了让自己不要忘记。
她熟练地从中下部取出一道奏疏来,奏疏表皮泛着经年的灰尘色,边部已经有了折损的痕迹。
年岁日久的一道奏疏。
举荷在旁边瞧着,不作一言。这是殿下又在怀念她的母亲了……
那道奏疏,意在奏请册封唐禾为皇后——彼时,她的兄长唐德,在雍、梁二国的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皇帝甚为倚重,对他、乃至整个唐家,都是殊宠甚多。
只不过封后的旨意降下的时间,颇有意思。
在早年,唐皇后进宫的时候,唐德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军——唐禾在后宫妃位升迁后,唐德的官位才有显著擢升。
故而,说唐皇后是完全倚靠她的兄长才当上皇后,是完全不对的。只不过,随着年岁日久,唐将军的威名赫赫,许多人都混淆了其中的关系。
唐皇后溘然长逝之后,没过半年的时间,唐将军交出了所有的兵权,便自请骸骨,告老还乡,从此不问政事。坊间亦有传言,说唐将军也是怀念他的妹妹,这才弃官。
唐将军明明正值壮年,在征战、治戎上都颇具才干,这样急流勇退的行为,自然颇让人不解。怀念胞妹可以理解,但是问题就在于,唐将军此后再不问政事。
伴君如伴虎,想要有大建树的朝徽帝,自然容不下唐将军,也许乐见他的弃官还乡……这些都是流言蜚语,事实真相,也不得而知。
随着唐将军的声名日渐显赫,唐皇后又猝然逝去,更多不知当年事情的人,都以为唐禾是因为唐德,才当上的这个皇后——这些,都是卫云舟事后调查得知。
虽然,好像也并不是什么特别的大事……但是公主殿下还是执意调查,她一直以为,母亲的死亡,没有这么简单。
宫中的宋扶央,便是因此而受到提拔。
“殿下,宋大人请见。”正思虑间,门口便忽而转进一个宫人。
真是说到就到。
卫云舟抬眸:“请她进来。”
“是。”
须臾,着一身景泰蓝色官袍的宋扶央走近,她依然如常,松形鹤骨,傲然挺立。
“最近可又有什么进展?”
宋扶央点头,从宽大袖袍中找出一封信来,托举荷呈上。
从信封中取出信,卫云舟仔细小心地将它展开。
“这是什么?”她诧异。
宋扶央道:“这是当年侍奉皇后娘娘的宫女,当时保存的一封信……皇后娘娘托她寄一封信给家中。”
“那为何还在她的手中?”
“是因为……当时正值宫中盛宴,这宫女出不了宫,这信也就迟迟拖着,到了最后,竟然是都忘记了这件事情。”
居然都忘记了这件事情?
看出卫云舟的疑惑,宋扶央补充一句:“当然,这宫女,自然是担心皇后娘娘责罚,时效一过,她发现皇后娘娘不追究,自然也就不管了。”
“原来如此,”卫云舟了然一般点点头,“如此说来,我的母亲,是因为觉得这封信,寄出去与否都无所谓了么?”
举荷和宋扶央俱是一愣,惊讶出声:“啊?”
这是什么意思?只不过卫云舟并未做多余的解释。
她又将信纸放回信封中。
虽然她是第一次见到这封信,也是第一次见到这封信上面的内容,但是,不出所料的是,这上面内容,与她猜测的相差无几。
信上说宫中生活很好,后宫和睦,和皇帝鹣鲽情深,膝下虽然没有孩子,但还是幸福云云。
内容平平无奇,更能称得上是一种倾诉。卫云舟最后将信封收拾好的时候,看了一眼封口处,上面的墨迹已经有些淡痕,看来当年写的时候,就不甚讲究。
“杜十娘?她是谁?”
宋扶央解释道:“问那宫女,她也表示不知道……当时皇后娘娘只是托她去驿站,交给去北境的官员。”
看来这个杜十娘,是居住在北方的人么?卫云舟略略蹙眉。
她轻揉眉心,心道这千秋宴后,还有更多要紧事调查。
从繁乱的思绪中脱身,卫云舟看一眼宋扶央,道:“有劳了,你先下去吧——若还有什么情况,等到千秋宴后,一并告知本宫。”
宋扶央点头辞过。
等到她走后,举荷这才上前一步,疑惑开口:“殿下,这……皇后娘娘的信上,写了什么东西呀?”
“像是给家中报平安的信。”
“可是,您刚刚不是说,是居住在北方的人么?”疑惑更甚。
唐家是南方的一个家族,南北之别,深究起来可能判若天渊。
就在朝徽帝一朝,便有南北士人的党争。 ', '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