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入主题似乎太突兀,楚照又有的没的闲扯开来,听虞上熙说了些镖行的事情。
原来她们家世代为镖,从前朝开始至今,都未尝有过更改。至于这继承人,便要从最优秀的孩子中选。
一代一代,似乎都是女孩,渐渐地也就影响了整个城中风气。那些受不了的男人,要么跑到辰州别郡去,要么就去更远的地方,或者是从军。
“那些听话的嘛,”虞上熙说到这里,似乎是觉得颇为好笑,笑音渐渐泻出,“就乖乖地待在家中等候就行。”
她后来还说了自己这一支,母亲身体不好,只有她一个女儿,剩下还有一个弟弟。
一杯冷茶已然见底。
“我们北边多的是走镖的人,只不过时过境迁,许多人都不干这事了,”她叹了口气,目光忽而凌厉起来,直视楚照双眼,“走的走,去的去,留下我们这些人还守在这里。”
不知为何,楚照觉得这一番话大有可咂摸之意。
虞上熙这是在暗示什么?
“说起来,殿下此行不应路过恒陵,”她的声音又和缓下来,便去提壶,“想必是为了其他事情才来的。”
第176章 月光
壶中的茶尚温,沿着壶口潺潺倾泻而下,茶液微黄润泽。
气氛依然紧张,水和杯壁碰撞,声音泠泠。
楚照耐心等候虞上熙倒完那一杯茶,这才道:“少东家聪明,知道我是为了别的事情才来的。”
“可不敢当,”虞上熙轻轻放下茶壶,眉眼含笑盯着楚照,缓声开口,“上熙如今能够帮到殿下有限。”
有限,又是有限。
楚照微微眯眸,不禁想起她第一次收到虞上熙递信的时候。
她那个时候,也在信中不情不愿。
“没想到这么久过去了,少东家的麻烦还没有解决完,还真是麻烦缠身啊。”楚照揶揄了她一句。
虞上熙哈哈大笑:“殿下不愧是殿下。这麻烦事情啊,总是一件件一桩桩地来,上熙也做不了什么,只是略尽绵薄之力。”
楚照嘴角噙着一丝极淡的笑容:“是吗?略尽‘绵薄之力’,我还寻思是‘鼎力相助’呢。”
一路走来,她也不是不知道。这虞氏镖行为了给北境战士运送粮草,全家亲戚全镖行的所有人几乎是倾巢出动。
能够在市面上面买到的粮,也就直接买了;更为夸张的是,还有人出面向官府购粮。虽然这官府有明文规定,仓廪留待备用,但架不住人情大、钱财多,这虞家的多花些钱,那些粮食也就跟着来了。
虞上熙眼中忽而漾过一丝暗芒,她唇角弧度终于慢慢压了下来,她认真起来了。
“上熙如今实在窘迫,想必殿下一路行来,也有所耳闻,”她声音调子开始变平,“只不过殿下这一路要远比上熙顺利,恐怕是胜利在望?”
她避而不答自己的事情,反倒是将事情引到楚照身上去。
“要是此行没有交代,那么我也称不上胜利在望,”楚照敛眸,“我是来关心少东家的。”
虞上熙身躯忽而一震:“关心我?”
“对,少东家何必这么费心费力地筹措粮草?”楚照挑眉,似乎是吃定这其中有什么关系。
她深感那些原书中不曾言明的关系,如今要全部在她眼中逐次展开。
楚照向后仰坐,一副好整以暇的样子看着虞上熙。她会掩饰吗?
虞上熙沉默顷刻,这才慢慢说道:“大而言之,是为了我这北境一方百姓,我们从小便由这些黄沙高山所长养,殿下触目见到的,不仅仅这苦寒北境,也是我们。”
大而言之是为了保护一方百姓?楚照颔首。的确,虞上熙说得不假,这里的人长相,同中原又有些不同,她们的体格要健壮硕拔得多。
这里的女人和男人身形身材都相似,若非一些特定打扮装束,打眼看或者在昏暗时候,恒陵城的女人跑到其他五郡去,旁人都区分不了。
楚照正准备问那“小而言之”的事情,虞上熙却自顾自地说开了:“这小而言之嘛,自然是为了镇北侯家。”
楚照还觉得有些不可置信,她瞳孔微缩。她原以为这种事情是什么秘辛,没想到虞上熙就直接说了出来,毫不避讳。
双目澄澈,如今这“大小”二事,都像是出自本心之言。
“镇北侯家怎么了?”楚照好奇追问。
虞上熙没有直接回答这镇北侯家怎么了,反倒是说起了北境两州十一郡行镖之事。
北境分长岑、辰州二州,往前追溯几百年,便有人在此地行镖——那时候的大家,因着一件事结缘,便可义结金兰成为姐妹兄弟之交,在走镖事业上面也多有帮衬。
只不过时过境迁,这走镖的当行在文化地方可是被人嫌弃。 ', '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