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清冷公主缠上后+番外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31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如今他年近半百,心中却愈发空虚起来,他不愿意心甘情愿地只当一个守成之君,这大梁同邻国百年来的征战本就应该终结。

征伐当然是要用征伐来终结的,这大雍皇室同室操戈、兵刃相向,而他蓄养多年的雍国质子又与他的女儿结婚……

这些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也是上天的预兆,预兆他最后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

他也应该要超越前人了。他何尝不知道国库已经因为他大兴土木修建行宫、炼制丹药被挥霍一空,如今还因对西用兵开销巨大……

他知道,但他仍旧要一意孤行。这是他立下功业、青史留名的最后机会。

除此之外,他唯一发愁的便是后继人的事情。三个儿子年龄都比较小,谁都不能独当一面。

还有近日那些异象流言……挖出了大代一朝的女帝颂石,还有他从涯安道人口中得知的预言。

涯安道人所说,不过是有女子临朝执政罢了——这公主代为摄政颇久,他听了也不觉得有什么。

余下三个儿子,不论选谁,都年纪太小经验太浅,他断然不会依靠别人——而宫室中已经没有其余血脉,全部在他登向帝位时杀了个干干净净。

异姓大臣、不同血脉的人他信不过,如此看来,他唯一能够倚靠的也不过是他的嫡长女。

时至今日,他都还要怀念唐皇后:“你的女儿虽然一点不像你,对,一点都不像……但是出人意料,她肖似朕。”

他心中隐隐出现了一点惋惜之情,要是她是个男人便好了。

这样的惋惜转瞬即逝,她如今能够以女子之身处于外朝,还同太子分摄朝政那么多年,已然是他的恩赐。

这么多的恩赐与培养,也不过是为了再造一个唐皇后的替身。但是他失败了,她一点也不像她。

既然如此,那就退而求其次。这史册上有多少权倾朝野的长公主,竭智尽忠扶扶持幼弟。

她们如此,她当然应该如此。

那些流言,不过是有心之人的谣传罢了——想要离间他们父女之间的关系,想要挑拨他们姐弟的亲情。

“哼,孙老道,你以为朕还会再被你耍一次?”皇帝冷笑了一声,站起身来,冲着殿外大喊了一声,“应昆!”

“唉,唉,臣在!”尖细但是谄媚的声音传来,应昆这才一路小跑,小心地跑到朝徽帝面前。

饶是朝徽帝一身道袍,身上王者气度依然不凡,但是他也能够明显地感觉到,皇帝身上那股压迫人的气势已经不复往昔。

他知道,陛下病了。人总是要病的。

世上没有不死的帝王。应昆低着头,心中七上八下的。

皇帝盯着他,幽幽道:“近来朝中有何事情?”

应昆道:“公主殿下治事,井井有条。”

他也不敢夸得太过,那些流言,他知道,陛下也知道。

他担心陛下生气发怒,就会将公主殿下怎么着了。这种事情,他还是别说的好。

哪知道皇帝却撂下了一句话:“那就好——拿纸和笔来吧,写诏下去,加封她为镇国公主。”闲逐敷

应昆诧异抬头,对上皇帝那双锐利幽邃的双眸。

他还是一副掌控天下的模样。

“马上就是乞巧节,西边捷报频传,大家都应该高兴才是。”他意味不明地补了一句。

应昆连连称是,去拿笔墨来。

第186章 姐夫

七月,陛下下诏,极称颂靖宁长公主贤德,监国日久,功勋卓著,进封号为镇国公主。

这公主府平素本就不清静,如今朝徽帝只醉心对西用兵一事,朝中对卫云舟便多有交结。

但这些要踏破公主府门槛的大臣,在流言传开的时候还是止住了脚步。

京中此时传出流言,言说旧时大代女帝的颂石被打捞而出,又频频有异象出现——这一切恰好又与公主摄政相契。

能够攀上这摄政公主高枝的大臣,听见这些流言,这会儿心里面却不是高兴,反倒是忧愁起来。

皇帝素来爱猜忌,能够放权,也能够霎时收回权力——公主殿下当然可以摄政,可以监国,但是她的名头万万不可盛过皇帝。

这些流言愈演愈烈,道说公主殿下要被封为皇太女的都是温和流言。至于那些不够温和的流言,便是传了要杀头的——他们说公主有别的意思。

谋权篡位,那可和圣宠优渥截然不同——那些再想要踏进公主府门槛的拜谒者,这会儿也要掂量掂量,自己是非进这个府门不可吗?

倘若陛下有心追究起来,倘若这不太温和的流言是真,他们全家有十个头都够砍的!

种种原因流言,这公主府门前竟然还冷落了一段时间。

西边战事捷报频传,扬眉吐气的梁人都同仇敌忾起来,远在大梁京城仍觉得舒心,喜悦笼在每一个城民的脸上。 ',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