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馮妙嫦的嫁衣和頭冠,聽說眼前的嫁衣就是傳說中的緙絲料做的,幾個人都忍不住艷羨讚嘆。
就連盂蘭都沒忍住上來小心翼翼地摸了兩下,說長大見識了。
忍冬和茯苓也一樣輕手輕腳地服侍著馮妙嫦換上嫁衣,戴上了牡丹花冠。
之後換了盂蘭帶著人上來給孜羌的頸飾,手串,腰飾這
些一一給馮妙嫦配戴好。
很快就打扮出來一個嬌美里透著颯爽英氣的新娘子。
不光山胡部盂蘭這些覺著好看,就忍冬幾個也覺著自家小姐這樣打扮起來很不錯,尤其是腰上掛的那把短匕,看著就是當家做主的好兆頭。
想到自家小姐在裴家時的忍氣吞聲,兩人這會兒忽然覺著這門婚事也沒那麼糟了。
孜羌人逐水草而居,一年裡隨著季候遷移放牧。
山胡部也是如此,幾戶十幾戶為伴散在山胡部占據的河套這一帶各自放牧,逢著節日或是族裡大事才會聚到議事大帳這邊。
議事大帳是山胡部的中心所在,族長鐵單夫妻和族裡擔事的都在這邊設帳居住,族裡的一千兵也在這裡,可說山胡部的精要都在這裡。
前兒說定後,鐵單就派了二百族兵去各處通知下去,昨兒早上開始,就陸續有族人往這邊來了。
正是盛夏時節,來了也不用搭帳子,鋪上氈毯就是一個家。
正是長年這樣幕天席地隨性而居,孜羌人都是爽直肆意的性子,高興了歡歌載舞,氣到了揮拳相向,很是直白分明。
知道跟著大族長就有好日子過,再不必擔心被別族凌壓,還沒見到人,大多的族人就接受了歸附大族長和夫人。
山胡人民心淳樸,幾乎是傾家而來慶賀大族長和夫人的婚禮。
到昨兒晚上,盂蘭過來說,已有多半的族人趕來了,除了留下看家的,剩下的天亮前都能趕到。
見了許久未見的族人,又是這樣可喜可賀的事,最少要痛飲三杯。
於是隔不多遠就是一席,到晚上點起了篝火,更是說笑歌舞,比孜羌人最隆重的三神節還要熱鬧開懷。
若不是議事大帳後面有族兵的營地,無事不得靠近,熱情的族人怕是要圍著大族長和夫人的氈帳把酒放歌了。
不過草原空曠,這樣拉開些距離,歌聲也能傳到這邊的氈帳里。
雖聽不懂歌意,馮妙嫦卻覺著歌聲很是悠揚動聽,昨晚伴著陣陣的歌聲入眠,難得的鬆快愜意。
這會兒更是,羌鼓擊打出喜慶歡快的節點,歌聲也更加熱烈奔放,伴著陣陣呼喝叫好聲,只在帳子里聽著,就知道外面是何等的熱鬧。
盂蘭笑道,「外面賽馬的,射箭的,摔跤的都拉起架勢了,只等大族長和夫人發話開比呢!」
昨兒和盂蘭學騎馬的時候,馮妙嫦已經和她大致了解了孜羌人的風俗習性。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