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把假髮套從劉良頭上扯下來時,連宋玉祗也吃了一驚,沒有了道具和妝容的加持,劉良的確是身份證上那個普通到可以稱之為乖巧的學生本人,那麼方才姜懲的舉止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釋。
姜懲使了個眼色,示意宋玉祗坐到自己身邊,手指有節奏的敲擊著桌面。
這是一種心理暗示的行為,類似於催眠,在對方高度緊張、疲勞之後精神難以集中的階段適當給予自己的節奏,很容易讓處於被動的一方打亂方寸。
「劉良,你對自己的姓名身份都沒有隱瞞,在問訊初期也非常配合地回答了警察的問題,為什麼到後來卻選擇沉默呢?」
劉良盯著姜懲點動的手指,雙目無神,遲遲沒有回答。
姜懲和宋玉祗交換了個眼神,繼續道:「你在用自己的方式反抗警察,你認為自己很快就能脫罪,可以早早回家,因為家裡還有你牽掛的親人,可你沒想到自己的證詞漏洞百出,讓警察越發懷疑你,索性你一言不發,和咱們打起了持久戰。不過我要提醒你,配合調查是你能早日洗脫罪名的最好方式,對你,對我,對咱們大家都好,當然,還有因為你徹夜不歸而心急如焚的奶奶。」
提到奶奶蘇秀華,果然劉良變得不安起來,兩手絞在一起,背上的冷汗也打濕了襯衫,不覺地打起顫來,讓人看著還挺心疼的。
索性姜懲起身,將搭在椅背上的外套給他披在肩上,「不想說就由我來替你說,如果哪裡說錯了記得提醒我,早點辦完事早點回家,別讓老人家擔心,耽誤得久了可就不好解釋了,你說是吧。」
審訊的精髓就在於循序漸進,軟硬兼施,估計此前周密和千歲已經把該用的法子都用了個遍,效果不佳的原因就在於對嫌疑人的了解還不夠多。
通常來說審訊過程中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很少會同時更換兩位審訊人員,為的就是防止引起嫌疑人的心理變化,強化嫌疑人的抗拒心理,也是便於嫌疑人的情緒穩定,不過這次是個例外。
姜懲朝宋玉祗聳了聳肩,眼神懷著些許歉意,落在桌子下面的雙手合十,朝那人擺了擺,大抵是想表示這其實不合規矩,之後還要向老大口頭道個歉,這次純粹是把他拖下了水,見諒。
公私分明的姜副很快回歸正題,拿著筆錄對照著列印文件里劉良的家庭背景與經歷推測出了一個完整的故事。
「四年前,你的父母欠下高利貸,不得不離開宿安縣,留下你與奶奶相依為命。當時你就讀於宿安縣第一中學,在當地是一所很好的高中,曾出過不少狀元。但是去年五月,在你即將參加高考的重要時候,你收到警察通知前去認領了父母的遺體,這件事對你的刺激非常大,你甚至不敢將真相告知老人,一人扛下後也放棄了高考的機會,決定提早進入社會養家餬口。」
姜懲在桌子下面踢了宋玉祗一腳,後者會意:「但是你的奶奶蘇秀華年事已高,並且患有嚴重的冠心病,你不敢獨下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拼搏,也不想奶奶留守家中,為了給奶奶治病,所以來到雁息打工……你應該是帶著奶奶一起來的吧?」
「被害人也有關心著她的親人朋友,她出了事,也會有人像你的奶奶掛心你一樣擔憂著她。劉良,儘早坦白是為了你的解脫,也是為了讓你奶奶早些放心、讓死者得到安息,你知道輕重緩急,你也清楚該交代什麼,對吧?」
審訊心理學中把這種方法稱為親情置換法,通常是利用親情關係來置換嫌疑人犯罪的事實,通過複述犯罪情景,置換被害人身份,喚起嫌疑人的悔過意識,也就是常說的設身處地將心比心,或利用心理暗示讓嫌疑人對審訊人員放下戒心,甚至是當成「自己人」,這對審訊人員對要求很高,不僅要了解嫌疑人的家庭情況,更要掌握其背景與經歷。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