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炮灰只想養花[種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6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陳舟扯掉最外面一根紅紙條,將裡頭紅紙捲成筒狀,再度粘黏。

於是……

一隻圓鼓鼓的簡易燈籠形成了!

「!!!」

「這怎麼就變樣了?」

「沒看懂……」

「燈籠!好可愛!」

陳舟說明:「最簡單的摺紙燈籠,只是個空殼……」

陪大侄子做手工課學會的。

正兒八經的燈籠,他可不會。

說罷,扯下來的紅紙條給沾在燈籠上方兩端,作為提手。

可惜沒有流蘇。

陳舟考慮了幾秒:要不用苘麻繩試試看?

最終放棄了!

太麻煩!

而且沒黃色染料……掛個麻繩絲,不倫不類的。

有愛德華相助,陳舟只用裁紙、上膠。

半個下午,就完成2個大燈籠、21個小燈籠的製作。

受限於莎草紙的大小,大燈籠也就二十來厘米直徑。

陳舟費勁巴拉,在蓮塘左右釘上木桿子,拉上染紅的麻繩;

保持相同的間距,懸吊著小燈籠;

木桿頂端釘上橫木,一左一右,對稱掛起大燈籠。

「!」

「好有感覺!」

「晚上點上燈,肯定好看死了!」

陳舟遺憾:「只是做個形狀,捲筒裡面空的,不好塞燈。」

話音剛一落,社恐的林特迎著攝像頭,顫顫巍巍送上兩米長的燈條。

燈條柔軟,可裁剪成一截一截的。

迷你燈珠吸足光能,天黑就自然點亮。

而且功率小,基本不發熱,不怕引燃紙張。

陳舟驚喜。

比劃燈籠捲筒的內周長,裁剪出長短適宜的燈條。

小心塗著凝膠,將燈條牢牢固定捲筒內。

可謂萬眾期待。

等到太陽落山了!

無月的寂靜谷,夜晚黑漆漆的,格外嚇人。

一盞盞燈籠自動點亮,黑魆魆的山洞映照著昏暗的「血光」。

忽地颳起一陣風。

紅燈籠搖搖晃晃。

光影沉浮,斑駁交錯。

陳舟:「……」

媽耶!

跟演聊齋似的!

打了個哆嗦。

火速點亮大燈!

「哎呀,別開燈!」

「太有氣氛了!」

「莫名頭皮發麻……」

「作為寫手突然靈感爆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