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權臣妖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杜家人這幾年深居簡出,在敬天府低調得仿若不存在。一大家子吃喝花銷,全靠府中女人刺繡、製作一些香粉、擺件來維繫。聽說杜家幾個姑娘,還得時不時接濟一下家裡。就這崔尚書還說她們頓頓山珍海味,藏著大筆銀錢,也是睜眼說瞎話吧?」

還有一些支持根治黃患、修繕大運河的臣子,也自動自發維護起了杜晚楓還有杜家。

「崔尚書之前極力主張開挖新河道,而杜探花實地考察後駁斥了你的很多結論。如今你在後方發難杜家人,該不會是藉此報復杜探花,阻撓運河治理?」這個控訴可不輕。

承安帝立即看向崔行,眼神中滿是審視。

崔行立即辯解,說他絕無此意,只是本著一個臣子的本分,一切都是為了大閩王朝的安危和社稷云云。

這些話他說得太多,承安帝都懶得聽。

「崔尚書又何必急著為杜家羅列罪名,那杜晚楓已於聖人駕前立下了生死狀。他的命運已經和大運河息息相關,若是失敗了,不用你說,杜晚楓都難逃一死。可值此關鍵之時,為了個人私仇,耽誤治河大業,崔尚書,你恐怕擔待不起吧?」另一名大臣也道。

崔行看情況不對,也沒再說及此事。

只是他又打了另外主意。

杜晚楓不就是被委派了治河差事,才這麼有恃無恐嗎?他就讓人捏造了一些謠言,說杜晚楓在徐州不認真協助呂濟舜治水,反而流連煙花柳巷,各種作樂享受。

想讓承安帝撤掉他的職務,讓他回到都城。

這樣他就再沒有屏障,聖人也不會繼續容忍他。

哪裡知道這個杜晚楓,從來沒出入過朝堂,小手段卻多得很。

他在徐州、甘潛,潭源等地籌集了多少資金,徵用了多少民夫。處理了哪些官員,遇到的一些困難還有最後如何解決,三天兩頭著人送回了都城。

每一件每一筆都清晰明了,細緻得讓人驚嘆。

以至於某天早朝,承安帝還拿出了杜晚楓送回來的摺子還有帳冊,給朝中大員看。

告訴他們以後要是能做到這個標準,朝廷也不會每年都有那麼多說不清楚的爛帳,以至於官員之間相互扯皮推諉,太過難看!

而崔行只注意到了奏摺中最後一段。

讓他明白那位清高風流的大才子,拍起馬屁來比他們這些人也要有才多了。

他說黃河兩岸的人們紛紛響應朝廷治河護河的政策,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態度十分積極和高漲。這都是聖人平日愛惜百姓,大閩王朝得到萬民擁戴的結果。

特別難得的是,朝廷原計劃開挖新河道沿岸的人們,也竭力支持治河。感恩聖人免除了他們徭役,甚至有一些民夫自願自發加入了治河隊伍中。

在徐州的日子,他時常感念聖人仁德,還有大閩百姓們的忠實勤勞。官民一家,朝廷和百姓相互依存。君愛民,民愛君,大治則不遠矣!

這些話讓承安帝看著心潮澎湃。

他幼年時便登基了,但過去朝政大事都由杜首輔和母后主理,他更多的只是大閩朝一個象徵。

如今他自認羽翼已經豐滿,渴望建立一番功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