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權臣妖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為何?

當然是因為權勢。

有一句話生動地闡述了這種現象,叫「官升七級,勢減萬分。」

給事中品位低但擁有不小權勢,閒官品位高了卻沒權勢,聰明人都知道如何選擇。

大閩王朝自太祖開始便廢了宰相,三省六部,太祖不要中書省,也不要門下省,就保留了尚書省。

起初,內閣大學士也只有參政的權利,相當於顧問,很少有決策權。按照大閩王朝官階等級,內閣大學士也就正五品。

然而到後來,內閣權力越來越大。儼然已經力壓六部,行宰輔職權。

而在這個位置上,最出名的官員就是杜寒秋。

過去十多年,杜寒秋大權在握。以至於天下不少人只知杜首輔,不知道大閩天子。

就因為這個事情,杜寒秋死後遭到了清算,小皇帝心目中也耿耿於懷。

哪怕杜寒秋的權力也是由小皇帝賦予的,他比任何人都要信賴杜寒秋。

皇帝想統一事權,中書不要,門下不要,那權力確實是一手抓,但長期這麼搞皇帝也得累死。何況不是每個皇帝都能像太祖那樣勤勉朝政,有些皇帝他就喜歡享樂,早朝都不願意上。權力不交給別人,他能怎麼辦?

太祖之後的大閩皇帝,奉行祖宗規制不可輕言廢改,那就再來一次分權吧。

於是內閣應運而生,作為高級秘書策劃,有點類似前朝中書省。

可內閣大學士行使的也只是一部分中書省職權,後來就有了司禮監,太監的權力一下子大了起來。

內閣大學士提出意見,寫出書面報告,司禮監進行批示。其實主要是皇帝批示,然後下到內閣。內閣若覺得不妥就暫且擱置,做出統一決議後,再由內閣下發到各部。

從內閣到各部,這中間還有一個關口。

那就是給事中。

如果給事中認為不當,那暫時就不會下到各部,發回內閣,重新再走一次程序。

每個給事中,都只負責一個部門的事情。

即便這樣,在實際中的權力已經不小了。

「杜大人。」

杜晚楓第一次踏足自己辦差地點午門外直房。

他這一部門,加上他一共也就七個人。

一開始,杜家人以為杜晚楓來禮科擔任給事中,是來這個部門做頭頭的,那可就想錯了。

各科都由一個資格老的給事中擔任領導,也叫「都給事中」。領導負責看好本科官印,在某些事項上具有最高決策。但即便是領導,也不能干預底下給事中行使獨立職權。他們每一個人權力相當,職位也不分高低。

杜晚楓資歷算是最年輕的,不過相較於其他中進士後便進入各科的官員,他的功績還是很突出的。

平日給事中是不需要上朝的,除非有事情要啟奏或彈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