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之前的曹禺行和崔行,也是一種默契。
如果曹禺行明確表示出了自己就是崔行的人,那他出事,崔行也不可能撇得這麼幹淨。
這就是政治默契的又一大好處了。
聰明人不輕易戰隊,卻善於尋找各種默契和平衡。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口吞幾個胖子?
崔行再次出招了。
這一次,卻不只是衝著杜家而來。
他彈劾的是禮部右侍郎徐巍,說這個人在過去擔任國子監祭酒、主持敬天府鄉試時,曾以「舜亦以命禹」為試題。
這分明就是在宣揚禪讓,認為天下應當有德者居之。而徐巍以此為試題,不但宣揚杜寒秋有神禹疏鑿之功,也是在藉機向他勸進,讓他這位有德者來得天下。
這一招不可謂不毒辣,一下子就戳中了承安帝的痛處。過去多年,每每只要想到他信任的老師曾經有想過搶奪他的天下,他心中便隱忍不住地憤怒與憂慮。
雖然後來一系列的事實說明,杜寒秋也許並沒有那個意思,他也是在無意識中被別人推到那個位置去的。對他也算是忠心,甚至有可能像《幽月亭記》中的空山一樣一腔赤誠……
但這種念頭每次只是剛起,就被承安帝給拂去了。杜寒秋不可能那樣清白,以他的能耐怎麼可能料不到之後種種?分明就是有意覬覦他的天下,才在別人恭維討好時半推半就、狀態曖昧,讓那群人更加有恃無恐。
杜寒秋的事情,始終是承安帝心中的一根刺。哪怕他現在已經輕繞了杜家,沒有再繼續對他們的清算,可崔行每一次提起,就等於將承安帝心口的那根刺再次攪弄。
只是崔行時不時就來動動這根刺,尋常的手法已經讓承安帝沒那麼敏感了。何況在過往幾年中,他也深深感到崔行在朝堂的勢力已經遠超他預計,已經不敢將所有視線都放在杜寒秋身上了。
甚至他每一次提起杜寒秋,承安帝心中便對他多戒備一分。
崔行在此時祭出這一招棋,那自然是居心叵測。但有這樣的妙棋,為何到今日才用?
憤怒之餘,讓承安帝也不由得多想了想。
禮部右侍郎徐巍,在他的印象中與杜寒秋走得並不近,兩人在朝中也沒有什麼私交。
徐巍這個人,進士出身,後進入翰林院。官運一直不錯,後做了國子監祭酒,還被當時的次輔張慎來推薦,做了先帝身旁的經筵講官。
張慎來?
對啊,真論交情,徐巍與張慎來反而更近一些。
那崔行此舉用意,應該不只是想對付杜寒秋。
通過彈劾徐巍,拉張慎來下水,還能趁機掃除了杜家,一下子就解決了兩大政敵,不可謂不狠不毒。<="<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