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主公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哪兒有那麼容易就惠及世人……口傳心授有口傳心授的好處,情感、意境對於音樂,有時候是比技藝更重要的事情。當然,譜還是要有的。當年的《廣陵散》不就是因為沒有樂譜流傳,才成了千古絕唱。」有譜可以記錄下曾經的精妙音樂,不至於遺撒時間長河。可是,沒有譜的時候,每個人彈奏的樂曲都不一樣,依託於個人情感和個人在創造,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精彩。

不過,景華是不擔心這些的。把樂譜復原出來,願意參照的人,做他的「參照派」,不願意的,繼續走口傳心授的路子就是。把樂譜復原出來,不過是多一條選擇,而不是逼著人只能走一條路。

景華指著書中記載聽者的感受,拿起自己的琵琶彈了一段。對,就是這麼任性,她收集到的古譜,有些還能說一說音調高低,有考證的可能,有些乾脆就是玄之又玄的聽者感受,全靠後人猜測。對這種殘缺得只剩一個名字的「古譜」,說是復原,不如說是創作。

「這段有金戈之聲。」阮娘點評道。留在海棠別宮之後,景華才發現這阮娘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天才,尤其在琵琶上。她的憤世嫉俗和清高自持在琵琶面前都是不存在的。

「批把本出胡中,馬上鼓者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景華笑著背了一段,回應琵琶本就是騎在戰馬上彈奏的樂器。

阮娘抱起膝上琵琶,假指在琴弦上重重劃下,她沒有見過金戈鐵馬的戰場,但感受過親人流離四散家破人亡的戰爭後果。琵琶要彈出金戈之聲,撥弦必須用力,而要表現更寬廣的音域,手掌跨度必須大。阮娘這樣的纖纖玉手、柔弱之姿,不知她是怎樣從瘦弱的身軀中迸發出如此大的力量。

殘曲終了,景華笑問:「你彈琵琶的時候在想什麼?肯定不是想樂譜,譜已經在你心中,手隨心動,無需樂譜。」

阮娘把琵琶抱在懷中,笑道:「什麼都沒想,又什麼都想了。眼、耳、手、心四位一體,塵世間的煩惱好似都離我遠去。沉浸其中,這樂聲給我保護,給我另一片廣闊天地。有時候也會參透世界的一些秘密:我如塵埃草芥,天地博大無垠,我卻卻從來沒有無措和孤獨。」

不必阮娘繼續說,景華自然而然接口:「因為天地只是我心中的倒影,在這琵琶聲里,我早已得到自由。」

阮娘笑著點頭,所謂知音,不外如是。

美人對坐彈琴,這是一幅非常美好的畫卷,令人不自覺彎起嘴角。可蔣女官沒有這樣的心情,擺在面前的茶水都涼了,她也沒有喝一口。這樣對於琵琶、對於音樂、對於人生深刻而曼妙的理解,在她耳中也不過如過眼雲煙。

好不容易,公主和阮娘交談完畢,蔣女官立刻上前,回稟道:「啟稟公主,陛下龍體欠安,殿下請您回宮。」

景華漫不經心調著琴弦,「不是說大好了嗎?前些日子還傳來消息,父皇參加了春獵,又病倒了嗎?」

「稟公主。冬日那場大病,確實好了,只是春獵的時候吹了冷風,又有不適。」<="<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