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華聽著他報價,還算實誠,也沒講價,「都是鄉里鄉親,誰不知道我是老實人,我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給您送來,您一次結一次的錢,咱先賣幾個月。等後面知道品行了,我還能一月結一次,我豐厚公社六大隊的,你隨便打聽打聽,都該知道我。」
老大夫瞧她和一般女人不一樣,心裡也慎重了些。景華很健談、不羞怯,此時的農村婦女,上街買東西都藏著躲著,敢自己和中醫館做生意的鳳毛麟角。嗨,怎麼能叫做生意呢,小手工業者自給自足、自給自足!
景華在三月賣了幾回野菜,敲定了和中醫館的活計,身上的病也好得差不多了。至少不再走兩步就冒虛汗,惡露不止的情況也遏制住了。
出了月子,人家大隊給的休息日子就這麼點兒,還是看在楊德兵是為保護集體財產犧牲的份兒上。
出了月子,景華就把小七接回來,簡單擺了四菜一湯,請三哥三嫂一家子來吃飯。
「霍!幹部餐!你這是賣草藥發了啊?」三嫂進門看著桌上飯菜,立馬打趣道。
「嗯,發了,山上長的不是野草,是金線銀線,改明兒三嫂也去撿幾根~」景華笑著啐回去,在農村,就要這樣高聲大嗓門的才顯得親近。
景華把三哥三嫂讓到上方位坐著,笑道:「小七滿月,咱沒條件,也得擺一桌。最主要是謝謝三哥三嫂的情義,要沒你們搭把手,這日子真是過不下去了。」
三哥是男人,不好說啥情義不情義的話,悶頭悶腦道:「都是實在親戚!」
三嫂就健談多了,拉著景華手不住感嘆:「是啊,你說多難啊。咱們生下來就難,遇上天災人禍還打仗,我當初都怕沒命長大。好不容易等結婚嫁人了,又遇上三年自然災害和食堂化,我的親娘啊,那時候餓死多少人啊……」
總是,這個話題三嫂是很有發言權的,她從小時候跌跤摔破腦袋算起,都是她不容易的明證。
兩妯娌對坐哭了一場,景華才道:「好在有親戚朋友幫襯,日子也慢慢起來了,沒啥好說的,我謝三哥三嫂,話都在菜里,多吃,多吃。」
景華舉筷,早就準備好蓄勢待發的孩子們終於能發揮了,一筷子下去就少了小半碟子菜,夾到碗裡害怕大人罵,抱著碗就跑,邊跑邊說,「我去外面吃!」
兩家幾個半大孩子不敢挑戰父母權威,看著盤子裡剩的菜泫然欲泣。景華端起碗,一個個給他們分,連油也公平的分成幾份,倒在各自碗裡,這才讓他們轉悲為喜。
人窮志短啊。景華不是沒想教孩子們謙讓禮貌,可沒那條件。就像景華不能在村里教孩子別亂扔垃圾一樣,土路旁邊有垃圾桶嗎?孩子們不愛洗澡也不能被詬病,沒有大澡堂、沒有洗澡間,冬天洗一次感冒一次,人受罪不說還花錢,冷得像遭了雞瘟的小雞崽子一樣,誰願意洗澡。
每個場景都在激勵景華多賺錢,好好賺錢,不能讓孩子們再這樣過日子。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