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身為軍校生的我不可能是蟲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0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無恥之徒可以毫無負擔地拋棄國民,而有道德負擔和理想信念的政府卻選擇為了大部分百姓而留在地球。這也是東區在星際時代最初沒有占據優勢的主要原因。

留下來的人類沒有坐以待斃,反而在地球不斷探索其他路。可惜,等後面星際探索派在宇宙中找到另一個棲息地後,再回到地球時,只剩一片冰封,再無生命跡象。

很明顯他們失敗了。

東區再次回到地球後,就一直在搜尋那些遺民的蹤跡,在人類的最後時刻,倖存者應該圍繞在留守的聯合政府附近,那麼大一批人,怎麼會毫無徵兆地消失呢?

在母星被拋在腦後快一千年後,人類一步一步,一步一步,重新用雙腳丈量,最終還是找到了同胞的蹤跡。

有人不自覺潸然淚下,只覺得如夢似幻:「天吶……原來他們在最後一刻,仍然在自救。」

如果地球毀滅,人類該如何逃離?

從這個命題誕生的第一天起,人們便沒有停止過對它的解答。主流的「諾亞方舟」式解題思路,主張棄地球而乘坐星艦流浪於星際,它主宰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好萊塢科幻電影。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意識上傳也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但因為倫理問題,相關技術只停留於理論。一個是向外尋找出路,一個是向內探索。

人類是一種很奇妙的生物,越到絕境,反而越閃爍出人性的光輝。在母星枯竭、氣候異常的文明末期,他們尋找了各種方法,在人數再次銳減一半,徹底走投無路後。他們進行了公投,留在地球的三億人共同表決,最終以微弱的優勢,通過了集體意識數據化的提案。

為了避免極端天氣下兩極融化,淹沒資料庫。這項工程最終由聯合政府中最有實力且最有責任心的一方接手。不同的膚色、不同人種、不同性別的人,最終都沉思在這片離天空最近的世界屋脊上。

在這純淨的、寒冷的、神聖的,帶著無盡神秘意義的雪原上,三億人的意識數據靜靜封存著。與那些都已經陳舊的歷史、割裂、仇恨和愛一起,安靜地沉睡在風雪裡。

大雪如蓋,狂風就這樣颳了一千年。

晝夜不停,從未斷絕。

第140章 求同存異

「愛是什麼?」

「愛……愛是在一切開始前,就已經提前為離別而悲傷。」

書房內,投屏的電影裡正播放到談論愛的片段。這正是雄保會為伊卡洛斯拍攝的紀錄片,裡面雖然摻雜了大量洗腦的私貨,但為了增加這個幻夢的吸引力,雄保會的確是下了大功夫去刻畫伊卡洛斯口中的愛。

曼努埃爾也不知道自己怎麼莫名其妙就把它翻出來了,或許是因為他和燕嶼之前約定好要一起看,而現在他已經冥冥中預知到,這個約定或許沒有兌現的機會了。

不僅是因為前線的戰事緊張,還是因為……燕嶼似乎有準備回到人族的打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