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綜漫] 白毛隊友都是我前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伊月小升初的暑假,三室一廳里經常有爸爸的兄弟伙來喝酒,「你找藝術家的時候就應該想到總有這麼一天。」他們嚷嚷,喝得東倒西歪。

這個時候,伊月會回房間裡用錘擊般的指法彈鋼琴泄憤,壓掉這些討厭的聲音。

正當所有人覺得她的爸爸該負起責任了,畢竟孩子現在只有爸爸。

然後,他爸也去遠航了。

去台灣搞半導體製造。本來,她爸是個傳統範疇里靠譜的男人,名校理工男,研究所技術大拿,死工資鐵飯碗。這輩子做過最狂野的事可能就是把她媽追到手。

就是這麼個靠譜的男人,經過風一樣捉摸不定的女人洗禮一遍。是鐵飯碗不要了,孩子也不管了,放在那死不了就行,創業開了家科技公司。

一家三口從此天各一方,但她的父母始終沒有離婚。

初中開始,伊月就一直處於放養狀態。經濟來源是她爸,數目正常,隨著她長大逐漸遞增,他的小公司開的半死不活也沒條件改善她的生活。

她的媽媽從來沒給過她生活費,伊月也不知道她收入水平怎樣。她有她的聯繫方式,企鵝,微信,每當時興一種新的社交帳號時,她都會主動來加伊月好友。然後躺列,再也不說一句話。

她媽媽挺愛發朋友圈的,經常去不同的地方。發風景、吃的、她的練習室、歐洲的山脈、建築、那些古老的街道,多姿多彩的生活。伊月只是看看,什麼也不做。

他們總是去各種地方,全世界飛,可兩個人誰也沒有帶伊月出過這座小城。問都沒問過一句,別說帶她玩了。但伊月從沒覺得自己有指責誰的立場,十幾歲的年紀不大不小,合適的獨立時機,撫養未成年的義務他們也算是盡了,沒把她餓死。

漫長的青春期,伊月都在盼著長大,沒有家長的引導,只有學校的規訓,她拼命學習,反正家裡也沒人。

總之學習就好了,長大以後就好了。

至於後來她是怎麼來的東京……那是另一個故事了,也頗有傳奇色彩。

伊月本科學的是微電子,追溯的話,文理分科是她自己選了理,高考選專業則是她爸閃現跳大給了些「建議」。

年輕可能就是並不會思考為何有些人早就活成了路人,卻還要對你的人生指手畫腳。

她本來打算成年後就儘快經濟獨立,該多為自己考慮。可命運沒給她機會獨立,到現在,她的生活費都是來自他爸的資助。理由很簡單,因為他爸突然變得有錢了。

彼時她剛上大二,有一天突然收到她爸的一條簡訊:「公司上市了。」伊月剛想回復個關我屁事,可她轉念一想才遲鈍地明白了這消息代表的真正含義。最後她回復的是:「恭喜,我想留學。」

倒不是說從前沒動過這個念頭,但一想到即使拿到獎學金,為了生活難免去打工之類的,對她來說就很勸退。如果沒法過一種遊刃有餘的生活,伊月多半不會去做,她性格如此,不喜歡勉強,不適應強求。

大四聖誕節前,她順利拿到了一間藤校的offer。來年的四月,她高高興興去面簽,結果一個大沒想到:她的簽證被拒了。給的理由是智慧財產權保護條約,她從來不關注新聞時事,那一刻真的是一臉懵逼不知所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