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書後我造反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1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那些都是用來改善民生,都是用來改善生活的,他縱然不能把古代變成現代。

可是怎麼讓自己的生活讓天下老百姓的生活過得更舒適一點,林朔這個後來人覺得自己應該還是挺有經驗的。

所以才有越來越多的小東西出來。

他的運氣也是比較好,在這其中棉花就可以大範圍的種植。

這就解決了百姓保暖的問題,同時,土豆現在也在大範圍種植當中,去年的時候發現了土豆,但那個時候土豆的產量太少了。

經過了整整一年多的時間,今年的土豆那就比去年要多得多,另外這個土豆也可以讓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跟著種植上了。

所以糧食方面基本上也不用擔心會有不少人餓死這種情況發生了。

吃的用的方面更是有許多其他的被發明出來。

這其中其實很少有什麼東西是林朔自己獨立研究出來的了,他的手底下研究人員越來越多,這些研究人員大部分都在工部當中。

此外工部下面還特別掛了一個農業部。

那裡面的人研究的都是農業方面的,比如說一些可以更省力的機械,比如說一些可以更省力的農具,還有就是怎麼讓如今的糧食產量更高。

其實本來林朔是想要將農業這個部門單獨的設立一各部門的,後來仔細想了想,決定暫且放棄。

因為那時候光是一個農業部還不夠成熟,那時候的工部,也不是他理想中的模樣,所以他就乾脆把這兩個部門暫且合併的放在一起。

另外就是稍稍變動了戶部的職責,戶部除了掌管財政之外,他們還需要負責朝廷與各地的買賣。

沒錯,以前的戶部他們只弄稅收,在開源方面做的真是太不到位了,林朔覺得這樣肯定是不行的,戶部除了要負責稅收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得弄出一些屬於朝廷的買賣來,如此才能夠豐盈國庫,否則只靠收稅的話,那怎麼能行呢?

當然收稅肯定也是要收的,但是這其中應該要分人種商稅,那肯定是需要大大提高的但提高商稅的同時,也應該給那些商人提供保護,不可能你從人家身上收了那麼多的稅,卻拼命打壓人家的地位,這在林朔看來是非常不可取的。

誰說商人的地位就應該低下呢?這一點在林朔這裡,那是完全不存在的。

所以這所謂的士農工商現在這般的階級性,不到看不見的地步吧,但是基本上也不大明顯。

朝廷並不限制官員經商。但是很限制官員利用朝廷的資源,讓自己變得更有錢,同時還限制他們用朝廷的利益來給自己增加利益,一旦被抓到這樣的情況,罷官那都是最親的。

林朔會這樣搞那也是知道,就算他限制朝廷官員經商可是這樣的限制其實意義並不大,因為那些想做生意的人,他們大可以把這些生意掛在其他人的名下。自古以來古代的許多官員都是這麼做的,既然如此,那還不如乾脆不限制他們經不經商的問題,只限制他們的手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