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荷抿唇一笑,道:「嚴師出高徒,樊閣老人雖古板嚴謹,但帶出來的門生無一不是百里挑一的行業翹楚。」
大夫人輕嘆道:「樊閣老為官多年,又是三朝元老,可惜年紀大了,再做幾年就得辭官頤養天年,也是時候找人繼承他的衣缽了。」
「樊閣老要辭官了嗎?」崔荷不擔心樊閣老辭官,只擔心他辭官後會帶走樊素。
樊素在汴梁唯一的親人只有樊閣老,樊閣老若辭官歸隱,那樊素豈不是再也回不來了?
「這倒沒聽說過。」大夫人搖頭,見崔荷這般緊張,不由想到崔荷的好友樊素,她應該是在為樊素擔心,於是便拍了拍她的手安撫道:「樊素年紀不小了,他這個做祖父的肯定會為她謀劃,說不準,樊素會成為新任閣老夫人呢。」
崔荷恍然大悟,覺得有幾分道理,嫁給誰都不如嫁給自己的門生,不僅知根知底,還有師恩的情誼在,若能碰上一個知恩圖報的,樊素的日子不會太差。
朝報都是些正經的內容,她們聊了一會便將話題轉移到了小報上。
汴梁有嚴肅公正的朝報自然也會催生出讓百姓喜聞樂見的小報。
小報專門編纂汴梁街頭巷尾的小事,雖是茶餘飯後的樂子,但耐不住小報傳播力度的廣泛。
最近有位逍遙道長雲遊至汴梁,救了定國公府落水的幼子,還斷言其幼子招惹了不乾淨的東西,若不及時除掉就會災禍連連。
本來定國公還不信,沒想到第二日幼子差點落入院中古井,嚇得定國公將逍遙道長找了回來,逍遙道長開壇做法後,定國公幼子果真沒再遭遇災厄。
逍遙道長經此一事威名遠揚,有了定國公做引薦,馬上就被幾位世家捧為了座上賓,跟著逍遙道長一起學道。
世家勛貴間的喜好會影響汴梁內外的風氣,民間學道之人開始增多。
「聽聞今日那位逍遙道長也來了,好像還要為我們表演一出隔空取物呢。」大夫人說起這個道長的時候,竟有幾分期盼。
崔荷也有幾分好奇,不由問道:「這個道長真那麼厲害?」
「今日一見便知。」
第59章
定國公府車馬盈門, 賓客雲集,朱門外花團錦簇,彩綢飄飛, 踏入正門,便能看到院中群英薈萃,朗朗喧囂聲不絕於耳。
崔荷挽著大夫人進門, 便有婢女引路,穿行遊廊往後院而去。
宴客廳內賓客如雲,衣香鬢影,亭台樓閣雕樑畫棟, 繡戶珠簾,庭院內架起了戲台,上有伶人咿呀傳唱, 鼓瑟喧空。
再往裡走去, 便見假山環繞, 松石堆砌, 特意引了曲水流觴,文人聚於松月亭內圍坐一席, 吟詩作對, 以歌詠志,有會寫字的書童默寫下來, 張貼到亭子外擺放的黃梨木長桌上供人欣賞。<="<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