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越軌圖謀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喻菡看著旁邊掛著的藍染布料,「可是很好看啊,怎麼會賣不出去?」

「人工費高,我們這做一件就好幾天,肯定不能跟工廠里的印染機器比。」

阮傾雪問,「我們很喜歡,想買一些可以嗎?」

婆婆擺手,「你們來幫我們宣傳,我們得送你們。」

喻菡不樂意,「不行,那誰都說是幫你們宣傳的,婆婆你們還能都送嗎。」

婆婆只笑著不說話,浸染手裡的布匹。

阮傾雪看著掛在旁邊的藍染織物,這些大多是純植物染料浸染,讓她覺得像是江州傍晚入夜的天景,柔和素美。

頭兩天先跟著婆婆學藍染。

第三四天,她們嘗試取景,跟拍,畫分鏡。

阮傾雪編舞選樂曲,跟喻菡的想法融合嵌套。

更傾向於科普的視頻由官方出,喻菡覺得個媒科普味道太重容易嚇退大半受眾。

看視頻的人很大一部分是放鬆,獲取情緒價值,並不想看說教。

因此她們需要以滿足大眾情緒價值、視覺觀感為主要路線,將藍染工藝展示進去,萌發吸引力。

這件事情並不簡單。

以至於她們起先計劃的一個星期時間並不太夠。

她們正式開拍就已經到了第五天。

選景除了工坊外,她們又走了整個小鎮,喻菡對景物敏感度很強。

她們走著走著,喻菡忽然在小鎮一個石橋上停了下來,阮傾雪就知道她有目標了。

喻菡拿著她的設備比劃了一下,拉了拉她,「我覺得那邊不錯,天景很搭這件藍染裙,不過那好像是那個溪邊古建的院子,不知道咱們能不能進去。」

阮傾雪順著她的示意看過去,那是一個小溪碎石灘,水天一色,的確很難得,「我們去問問,不行租下來也好。」

她們說著,往溪邊古建走了過去。

而此時,古建閣樓的屋內,幾個西裝革履看起來格外商務的人相對而坐,手裡拿著策劃文件,正在聽對面人的旅遊開發商業計劃。

偏偏此時,對面的祁野說到一半,聲音戛然而止。

他視線穿過落地窗,看向不遠處的石橋。

幾個老總以為祁野是戰術性停頓,「祁總說得對,這件事我認為可行。」

「確實,地區特色對於可持續性的旅遊建設非常重要。」

他們正說著,服務生敲門進來,「不好意思打擾各位,外面有兩個小姑娘,說想要徵用一下你們包下的這個院子,可以補償各位損失。」

其中一人率先開口,「我們既然包了,那就先等我們開完會……」

祁野沉聲道,「她們是北藝團的,我們做這方面也需要配合北藝團宣發。」

那人立馬改口,「北藝團的啊,怪我不知道,那讓她們用吧。」

他轉過頭問,「祁總認識她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