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屋內獨獨雲舒一人,近乎冷清。
這個時候,雲舒不免又開始嫌棄,家裡人太少,也心疼壓在兄嫂身上的延綿子嗣的重擔。
按理說,宋家在上京也可算得上是人丁興旺了,偏生到了宋丞相這一輩,大房漸漸人丁稀薄。
雲舒的祖父在世時,除了嫡妻,也是納了幾房妾氏的,妻妾雖不少,但孩子卻沒生下幾個。
宋丞相作為大房唯一的嫡子,他除了一位遠在虞州任提舉常平茶鹽司的庶弟,便再也沒有旁的兄弟姐妹了。
大房兄弟兩個,雖是一嫡一庶,但感情卻好得真切,兩家人同府而居,並未分家,之前連用飯都是在一處的。
只是,眼下二房幾口人都不在上京,坐落在西亭街上的宋府也就顯得格外冷清。
雲舒的二叔宋晗在族中排行第七,宋七爺在虞州任職已六載有餘,妻妾兒女也全都帶了過去,平日裡與京中兄嫂子侄等人,只能通過書信保持往來。
虞州地處邊塞,一年之中約莫有半年的時間,處在雨雪天氣中,兩地相距千里,路遙難行,途中變數也多,加上幼女早產病弱,因而一家人也多年未回京了。
就連先前宋清琤大婚,他們一家因當地雪災受阻,而未能趕回來。
雖是許久未見,一家人感情卻不曾削減半分。
好在,今年宋七爺任期將滿,吏部那邊得聖上授意,此次擢升的外放官員裡頭終於有宋晗的名字,約莫再有個半年,宋七爺和妻眷便能返京。
當真是個好消息。
章氏是個心胸寬廣的人,又與弟妹林氏性情相投,離得遠,妯娌二人不忘時時惦念著對方,常常互寄當地特產,聊表慰藉。
這不雲舒要成親了,章氏跟她去了信,林氏便回信說,年後要帶著一雙兒女提前回來。
一來,是為了觀禮,二來,也是想替長嫂分擔些家事。
她離京多年,手上的一些鋪子都還是委託章氏幫她打點著,章氏做生意比她在行,這不,這些年盈利直接翻了番。
林氏很是感激。
正好,二房的長子宋清瑜已年滿十六,他性子頑劣,不喜約束。
宋清瑜此人生性不喜讀書,他在虞州三教九流的朋友一大幫,雖沒幹出什麼敗壞門風大事兒來,但成日沒個正行。
如此不上進的兒子,可愁壞了他的爹娘。
宋七爺和林氏夫妻倆一合計,兒子整日虛晃度日也不是個事兒。想著乾脆早些讓宋清瑜成親得了,省得他一天天不著調。
可宋清瑜是他們二房的獨子,他們一家人在虞州生活多年,但又不可能讓長子在虞州說親,林氏便想著此次回京來,叫嫂子幫忙掌掌眼,替兒子在上京城尋個合適的姑娘。
最好能管著他些,好歹能讓他有個正經事做。
宋清瑜比雲舒這個大姐姐小不了多少,因多年未見,雲舒對這個堂弟,已沒有多少的印象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