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她掌中有星河[星際ABO]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蟲族』其實是一個大概念,並不是按人類生物學意義上劃分出來的位於節肢動物門下昆蟲綱的六肢動物總綱的統稱,甚至不能簡單的歸納進入『碳基生命』的範疇。

只不過最初出現在大眾視野的『蟲族』由於其外形極為類似放大版的昆蟲,而且其進攻掠奪的特性以及蜂巢狀的巢穴結構跟人類生物圈中的蟻類及蜂類非常類似,因而被第一批人類發現者稱呼為『蟲』。

因而『蟲族』這個名稱就在星際人類社會中沿襲了下來。

而隨著星際人類征伐宇宙的進展之中,由於對資源的需求與這種來自黑暗深處的宇宙種族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在漫長的對抗之中,人類對於自己的敵人『蟲族』的了解也越來越深。

幸而『蟲族』基因圖譜完全可以用人類的方式進行解構、分析和推測。

但是與『碳基生命』的昆蟲綱生物在宏觀DNA分子結構上極為類似的『蟲族』,微觀到粒子結構上,卻與『碳基生命』的以碳原子為基礎組成的化學結構鏈卻有一個根本的差異,那就是——

雖然『蟲族』基因分子的組成,在微觀粒子尺度的觀測上,依舊是以碳原子為連結核心,但是除了碳原子本身的四條化學鏈之外,卻有另外一種非粒子的存在!

這種非粒子的存在,在物理上既不可再細分,也無法具體測量。但它們在嚴苛的實驗室環境下形成『純粹的聚合物』之後,無法測量出其純粹聚集物的整體質量,卻可以精確的觀測到其能量數值。

這種物質被第一位發現者命名為『U元素』,由其提取的人造衍生物被廣泛應用於人機的精神連結中,從而使得第一代星際人類在脆弱的碳基生命的軀體之上,在跨入星際的最初,就穿上了矽基生物的外衣,軍用機甲也逐漸普及到了行星採礦,恆星能量掠取等範圍的民用機甲之上,從而使得這個時代之前的星際人類在邁出制霸這個宇宙的第一個步伐,就走得無比的紮實。

而精神連結艙中這種『U元素』含量在80%以上而提取出來的熒藍色半液態半固體的物質,被稱做『U介質』。而跟其關聯非常緊密的所謂的『蟲甲物質』,其實是『U元素』以不同比例提純後,結合了『蟲核晶體』外殼部分後的提煉出來的衍生物。

截止目前為止,在當前曠闊的宇宙中,除了『蟲族』殘骸與某些稀少的『星空獸』之外,根本就沒在其它任何生命體與非生命體上發現過這種『U元素』的非粒子存在。

因而在上次量子會議通訊中,年老的alpha科學家『科洛特伯恩』爵士提到的『蟲核物質是高維生物的降解物』這一設定假說,只是星際人類在前沿理論的探索中流傳最廣的假說之一罷了。

對於『U元素』只存在與『蟲族』及部分『星空獸』等生命體之中,為什麼會這樣?人們有太多的猜想和疑慮了。

但這種疑慮卻並沒有影響星際人類對它的應用和研究。

菲茨傑拉德精細的操縱納米機械臂,通過操作手套初步分離出這塊『蟲核』的一小份『U介質』樣本,然後施展精神力包裹住這一小塊樣本,防止樣本在分離出物質的一瞬間成為逃逸能量而無法捕捉。<="<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