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趙元佐激動的站了出來,:「皇兄所言甚是!我大宋國力強盛,將士勇猛,絕不畏戰!吐蕃若是敢挑釁,打服了它就是!」
樞密使楚昭輔和一班武將,也是紛紛情緒激昂的贊同秦王殿下的主張。
皇上的臉色都發青了!
:「陛下,秦王此言差矣!我大宋雖然國力強盛,但四周強敵環伺。北面的遼國和西北反叛的党項人,才是大宋的心頭大患啊!
若是再和吐蕃結仇,顧東顧不了西,腹背受敵的滋味兒可不好受啊!
眼下之計,和吐蕃聯姻結盟,全力抵禦北方的遼國才是上上之策!」右諫議大夫劉治出班奏請。
戶部侍郎秦光年和禮部侍郎容知行等十幾個臣子,也出班附和劉治。
戶部尚書羅中旭和吏部李尚書李應龍,參知政事盧多炫等幾位文官重臣也紛紛附和,贊同聯姻和親與吐蕃結盟。
還有一半官員直直的站在那裡,不發表意見。
皇上的臉色終於緩和了下來,擺了擺手!
:「吐蕃王子還要在京城盤桓月余,此事改日再議!
進士及第的諸位學子,職位的安排也該定下來了。」
皇上將和親人選的爭論擱置不提了,轉移了今日朝會上的議題。
這件事可比和親重要的多。哪方派系不想趁機拉攏新貴,哪位重臣不想為投奔門下的弟子謀個重要的好職位?
這一番唇槍舌戰,面紅耳赤的爭議,半個時辰也沒有消停下來。
最後總是要有互相照護著妥協的方案出台。
進士及第的狀元和探花郎的職位定了下來,一個入翰林院一個入觀文殿,倒是榜眼寇準的職位,爭吵的頗為激烈。一方認為寇準才華橫溢該當重用,一方認為寇準年紀太輕難當重任,該把他遠遠的外放個貧瘠之地的知縣鍛鍊幾年再酌情提拔。
皇上也有些左右為難的定奪不下來,看到又默立在一旁的秦王,心裡冷哼了一聲!
:「秦王,依你之見,寇準的職位該如何安排?」
對這種事從來不發表意見的秦王被點了名,只好站了出來。
秦王趙德芳眼神掃過那些爭吵的面紅耳赤的群臣,:「聖明之君,當不拘一格降人才。
甘羅十二歲拜相,周瑜十三歲拜將。今寇準將年滿十八歲,才華橫溢,卻被這幫人以他年紀太輕為藉口,連封個七品的小官都要強加阻撓。
遠遠的外放個貧瘠之地的小縣令,就真是能鍛鍊人材的辦法了嗎?若是換成他們家族的子侄,還會不會用這種辦法去鍛鍊人材?
皇上,您若是要做個開創盛世的明君,又豈能被臣子的私心或迂腐之言左右了心智?」
皇帝聞言心頭一震!
【對呀!朕要做聖明無比,開創盛世的千古一帝,幹嘛拘泥於陳規舊習,陷入這些心思各異的臣子們的言論中去?
只是,聽聞這個寇準卻在放榜之前,就拜入了洛驥門下,其對朕的忠心還有待觀察。】<="<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