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謀天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南邊的費鳩如今也是倍感壓力,因為皇帝處置張瑾元這事鬧的沸沸揚揚。

本來壓制下去的叛軍又起來了。

不斷有新人加入。

也因有了讀書人的加入,這些叛軍們不再是一盤散沙,漸漸竟有成氣候的意思。

尤其是那個打鐵的文虎那一對,如今更是像樣子。

竟還發布了軍法,比如什麼不搶百姓,不傷百姓之類的。

漸漸的,在民間就成了一支義軍。

還好如今費鳩假意搭上四皇子,後續還是有增兵支持。

不然就以前那樣的話,他非常可能被叛軍反殺。

饒是如此,這也打的艱難。

還好造反的雖然多,多數百姓還是更支持朝廷。

但是皇帝要是繼續作死,那也沒幾年了。

民間的義軍終究好說,怕的是各地駐軍造反。

皇帝大概是從張瑾元的死里吸取了一點教訓。不光不再說叫向將軍送兒女回來,還巴巴的千里迢迢送去不少賞賜。

七月初,西北傳來了停戰的消息。

錦州也好,甘陽府也好,都是一樣的乾旱無比。

如今許將軍一行人得了三地兩年稅收這個承諾,一時也不急著打,等到秋天以後再說。

錦州也一樣,要緩一緩。遠在京城的人不知道他們之間有沒有達成什麼協定,反正是不打了。

對外,甘陽這邊只說是休整。

皇帝什麼都沒說,能安穩就行,別的暫時顧不上。

也是這時候,朝中要求立太子的呼聲愈演愈烈。

皇帝也沒法強硬的說不立,只是一時定不下來哪一個。

越是定不下來,越是吵鬧的厲害。

一到了早朝時候,就是一番罵戰。

群臣每天都如同菜市場買菜的老嫗,只不過文人的爭執,總是引經據典。

皇帝真的頭疼,可他再湖塗也知道,太子一日不定,這局面不會好。

如今已經不是他喜歡哪一個不喜歡哪一個了,無論立哪一個,都要小心平衡。

殺一個張瑾元,是因他寒門出身。皇帝還沒有確切意識到自己捅了多大簍子。下面人也不會告訴他,「哎皇帝,你在江南文人那已經臭大街了。」

但是支持皇子們的大臣,多是盤根錯節,皇帝肯定不敢說殺的事。

不是前幾年了。

所以皇帝無比頭大。

所以再進宮,就「巧遇」了拜見陛下的九皇子殿下,以及來說正事兒的小侯爺駱川賢。

九皇子近來進宮的時候多了點,因為長公主前些時候進宮提起了他一嘴。

玉華亭中,有宮女打扇子,擺著冰山以及一桌子的水果。

自然是清涼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