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E408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4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宓茶頷首。

“您是牧師,那我想請教一下,怎麼牧師生產出來的藥物,還會把患者分成老人、孕婦、兒童這些‘簡單歸類的特定群體’?您不覺得您的說辭不太真誠嗎?”

這句問話已經脫離了採訪內容,純屬刁難。

宓茶的話聽起來高高在上不踏實地,然而少有人知道,這份冠冕堂皇的說辭,是她花費了五十年、在不可挽回的血淚代價中才明白的事情。

面對嘲諷刁難,宓茶沒有不悅,反而笑了起來,“這位先生,您應該很少吃藥吧?”

記者沒有說話,但宓茶沒有猜錯,他確實很少接觸藥物,一般都是直接去牧師院就診。

“如果您再往下多看一行就會發現,上面寫著‘如有不適,請及時前往牧師院就診’。”宓茶眨了眨眼,“如果患者只要符合說明書上寫的適用人群就百分之一百的適用,那就沒必要再加這一行了嘛。”

對方一頓,臉色難看了起來。

宓茶道,“為什麼藥物會分類人群——正是因為考慮到了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即便是同樣的病,在吃同樣的藥的時候,每位患者使用的劑量也是不同的,如果一刀切、讓所有人都按照同一劑量吃,後果可想而知。”

可笑從前的她卻和這位記者一樣,顛倒了因果順序。

牧師[治癒]的流程是先用能力探查患者的全身,找到異常處,再根據異常的具體情況進行處理。

每使用一次[治癒],她的能力都在告訴她:不管是再輕微、再普遍的小病,也必須先探查個體患者的身體。

大道至簡,這是宓茶十二歲第一次使用能力時就明白的道理,但當她對這份能力習以為常後,便一次次將它無視,變得渾然無覺,麻木不堪。

這世上誰都可以忽略個體間的差異,唯獨牧師不行。

“這就是我想在新式能力比賽里強調的思想,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考察的絕不僅僅是誰的等級更高、誰吟唱得更快——這些交給機器去測評就好。我們選擇用人去測評,是為了能有溫度的、靈活的、智慧的思維觀察選手,這是機器無法取代的。”

這場發布會過去了十七年,時至今日,在帝都西郊座無虛席的斗角式觀眾席上划過了一道紅色的電子光和一道青色的法光,前者對應踩著飛行器的非能力主持人,後者對應著風系主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