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回科場撈人上岸[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不對呀,蟋蟀你都能孵,小雞怎麼會不行!」赴約路上,原疏斜斜打量顧悄,上看下看,一臉不信,「不對勁,顧三你不對勁!」

顧悄心道,我要是能行,還用得著你?!

可嘴上還得敬職敬業保護岌岌可危的紈絝人設,他理直氣壯回懟,「也不是不行。孵蛋,人的體溫倒是剛剛好,要不原七爺你乾脆幫幫忙,擱懷裡揣上二十天?」

原疏聞言,嚇得連連擺手,「可饒了我吧!我怕我這粗人,一個懶腰伸一半,肚子裡就蛋破黃流。」

顧悄白了他一眼。

身為學霸,孵小雞的技術理論,顧悄確實如數家珍。

畢竟《十萬個為什麼》永遠是學霸必選書單。

最簡單的,肯定首選母雞代孵。

早在夏商時期,古人自然孵化的技術就已經很成熟了。原本顧家各房都有田產莊子,佃農們幾乎家家養雞,找個代孵雞媽媽照理說不難。可二月初時候稍早了些,今年又是倒春寒,白日裡小廝知更跑了數家,都說要等回暖了才肯幫忙。

畢竟是主家小公子的蛋,哪個敢接回去開玩笑?

退一步,人工孵化顧悄也略懂一二。

開始,陸續出現多種人工孵化方法,比較簡單的,是用牛、馬或者鴨糞漚蛋,借便便發酵的熱量孵化幼崽,顧悄吸了吸凍得通紅的鼻子,分分鐘否掉。

如果顧情知道,她心愛的小雞仔是從便便堆里鑽出來的,估計得把顧悄塞回牛馬肚子。

剩下的,倒是還有栗火孵、稻糠孵、炒麥孵、炕孵,可這些無不對溫度控制要求極高。古代沒有溫度計,孵化期二十來天微妙的溫差掌控,全靠農人經驗。

不巧了,顧悄最缺的就是經驗。

不過,他本意是指望原疏打聽下縣裡的農人高手,沒想到這傢伙每每都能獨闢蹊徑,給他搞點意料之外的。

鬥雞達人,養雞高手?就……也行吧。

反倒原疏,見不得小公子求人,耿耿於懷、賊心不死地慫恿著,「你就不能跟蛐蛐一樣,搞點簡單的,弄個木盆,裝些沙子?」

先前顧悄倒是有這個本事。

他好養冬蟲,經過幾年摸索,孵化蟋蟀的成功率幾乎達到了100%。

這個精細活兒,先要取卵,用乾燥細膩的河沙,以木盆、棉絮隔溫,夏末引健壯的雌雄種蟲養在盆內,直到它們完成交/配產卵。再是孵化,要專挑立冬之日,用湯婆子兌溫水,一日六換,使盆沙始終維持在春暖溫度,河沙上再覆上絲綿,每日噴水保持水分。接下來的觀察期,就要完全憑孵化人的經驗,拿捏溫和水的度了。

如此,五六天時即可見土松蟲動,約摸七八天後若蟲出土,它們與成年體長相類似,只是全身乳白,未生羽翅。這時要將若蟲引到新鮮菜葉上,仍以絲綿、木盆溫著,以水汽養著,直至一個月後,小小幼蟲完成六次蛻皮,威風凜凜、鼓翅清鳴,這就成了公子哥兒們好玩賞的斗樂好手了。

小公子於此事最上心的時候,可不止孵養蟋蟀,還各處托人收集倒騰過蟈蟈、紡織娘、金鐘兒諸如此類。他甚至能完全憑手感,確定各品種孵化期細微的溫度差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