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汪銘老大人連咳數聲,提醒他收一收。
少年噼里啪啦抱怨完,這才意識到說錯話似的,無辜瞪大一雙桃花眼。
他捂住嘴巴,看看汪銘,又看看另二位,緊張到不知所措。
膝蓋中了好幾箭的蘇訓,已經不想查了。
他皮笑肉不笑拈著他的府試卷子,嘲笑道,「原先右手字,尚有秦篆遺風、古拙大氣,換這左手字,迎合舉業,作媚俗之態,倒是符合你們顧家家風。」
蘇訓這話,明著是貶他逢迎舉業,暗裡卻在內涵顧氏無節無義,不守風骨。
說他們當年叛師投敵、苟且求生的小人行徑,為人不齒。
即便同為神宗臣子,只因蘇訓處士應徵,就無端高貴出一截來,有著十足的底氣,瞧不起二主之臣。
吊兒郎當的青年,滿嘴輕飄飄的忠義,像一片片雪花,落在顧准前行的路上。
顧悄緊緊蹙眉,心裡十分不舒服。
休寧鄉野之地,民風質樸,叫顧悄差點忘了,這是一個噬人不見血的時代。
時人唾沫,可以淹死人。
唐以前,風氣開放,並不簡單以士大夫仕新朝、從二主而薄其品行。
有宋以來,儒學昌明,統治者宣揚尊禮義、不可背。士大夫開始以節義為重,如女子視貞操為己命。
洗腦洗到大寧,貳臣失節,如女之失貞。
即便在婆家含辛茹苦一輩子,也無法抬頭做人,不僅千夫唾棄,還要受君主鄙薄猜忌。
似乎不殉節,就是罪大惡極。
外間不像徽州,如蘇訓這樣的人還有許多。
他們以名士自居,政事上無所建樹,也不關心民生疾苦,卻極其擅長口誅筆伐、文人攻訐,似乎靠抨擊譴責失節者,就能彰顯他們的名士氣節。
要是能有幸罵死一個,足夠他們吹噓一輩子。
可朝堂上真要仗義執言時,他們又都緘默得如同一尊雕塑。
神宗不仁,太子毒發後,更是偏聽小人讒言,越發多疑暴.政,諸多政令蠻橫無道、急功近利,已有昏君之相,上下怨聲載道,也有中正之士冒死直諫,殺的殺貶的貶,自此朝臣再無敢諍言者。
舉場不少後起之秀,寧願托關係找人,到南直隸賦閒養老,也不願在天子麾下效勞。
蘇訓就是其中佼佼。
因此,他這種軟腳蝦也能「自我標榜」氣節,聽在顧悄耳中,實在滑稽。
好在顧准並不真是那逆來順受的小媳婦。
他假含辛、裝茹苦,暗地裡臥薪嘗膽,就等著一朝農奴翻身,掀翻惡婆婆家的鍋碗灶台。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