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好。」年近花甲的正二品李長青,在從二品的蘇訓跟前,配合得過分,這景象引得顧悄不由多看了他一眼。
林茵曾經抖過二人履歷。
李長青,顧准同榜狀元。
這位先生,一生鑽研舉業,考試押題很有幾把刷子,政治才華半點沒有。最光輝的履歷,就是曾經教了幾年太子啟蒙,最為人稱道的品質,就是忠信兩全。
他與顧准年歲也相當。
那年原本狀元是顧准,奈何三甲里剩下倆,要不年紀不老小,要不長得太磕磣,神宗元年第一榜,為了賣相,只好把狀元降為探花,探花提了狀元。
誰料這燙手狀元,自此成為老李頭心結,他畢生追求,自然而然,就成了打敗顧准。
而蘇訓,則年輕太多。
四川人氏,自幼父母雙亡,得百家接濟讀書,自己卻把自己掛靠在眉山蘇氏門下。沒錯,就是大才子蘇軾他們那旮旯。
大曆二十八年,他十六歲探花及第,殿試以一篇《通貨征邊論》艷驚四座,得以入明孝太子幕,成為與謝昭齊名的另一個奇才。
短短八年,他以果敢忠誠、審慎穎敏,深得明孝太子器重,得太子舉薦一路扶搖,官至左都副御史,直至太子毒發,才遷南直隸右都御史。
顯然,這招是以退為進。
相比李長青,這個後生,才更像太子黨的核心人物。
好容易難到吳遇,蘇訓心情大好,他假意上前虛扶同僚,「大人與其徒勞掙扎,不如趕緊招呼應考學子,想想如何保住那二十解額?」
吳遇咬碎一口老牙,笑面虎驟然發難,用這種方式突襲剃頭,實在狡詐。
可他也不能明著罵回去,只得擺出府官威嚴,「既然提學使定要以舌戰論英雄,我徽州學子又豈是無膽之徒?便按照大人所言,各自選定持方,全力一戰吧。」
底下一群人猶猶豫豫,稀稀拉拉幾人去了藍旗底下。
也不知哪個顯眼包二號,冒出一句灼見,「以商稅之有餘應農稅之不足,說穿了論的是商與農孰先孰後,有神宗『重農抑商』的定調,這題腦子不傻都知道站反方吧。」
於是,泰半人權衡半晌,果真去了贏面更大的反方。
而剩下的人,無一敢領頭去正方,又怕一窩蜂哄去反方受大人責難,一時間面面相覷,腳下不敢動分毫,越發顯得場面滑稽。
蘇訓大笑,語氣里的輕蔑分毫不再掩飾,「原來吳知府治上淨是這般才俊,哈哈哈哈。」
吳遇簡直恨鐵不成鋼。
一貫講究容止儀態的吳書記,沒忍住氣得原地跺了幾jio。
顧勞斯也搖了搖頭。
吳遇挑的題,逮著蘇訓癢處狂撓,奈何徽州府的楞頭青們,世面還是見得太少,完全站反了方向,接不住吳知府掙來的這潑天富貴。
「哎——」他長嘆一聲,怒其不爭。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